近年來,山東省鄒城市唐村鎮通過科技引領特色種植、培育壯大鄉村產業、盤活閑置資源資產等創新舉措,走出了一條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科技賦能激活土地潛能
唐村鎮與中國農科院鄭州果研所等科研機構深度合作,建成2處博士工作站,成功培育金銀花、藍莓、陽光玫瑰、黃金維納斯蘋果、桃苗等高附加值作物。創新推廣的“西瓜+地瓜”輪作模式,采用滴灌技術和有機肥改良土壤,使24畝集體土地年產值突破20萬元。唐村桃苗已成功打開國際市場,出口約旦達萬余株,實現農產品國際貿易新突破。目前特色種植產業已帶動300余戶農戶增收,成為集體經濟的“綠色引擎”。
產業融合拓寬富民路徑
該鎮創新推行“黨支部+企業+農戶”的聯農帶農機制,推動產業鏈向深加工延伸。秦官莊村辣椒醬深加工項目、西雙村規模化土豆蘿卜種植基地成效顯著;后唐村通過入股供應鏈企業實現年分紅20萬元;西牛莊村聯合周邊村莊打造七彩山雞繁育基地,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潘官村“巧嫂縫紉”項目通過“居家就業”模式,帶動農村婦女靈活就業,全鎮加工產業已提供固定崗位90個,實現人均年增收3萬元,走出了一條家門口的致富路。
盤活資源激發振興活力
唐村鎮通過“騰籠換鳥”盤活閑置資源,將發展短板轉化為增長優勢。前唐村創新利用社區籃球場引進箱包加工企業,實現年增收20萬元;“藕蟹混養”等生態養殖模式帶動村集體年均增收10萬元。依托城郊區位優勢,打造集農業生產、休閑觀光、農事體驗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項目,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據統計,通過資源整合,全鎮閑置資源利用率提升60%,累計增收超百萬元,實現了“沉睡資源”向“活躍資本”的華麗轉身。
下一步,唐村鎮將持續深化“科技+產業+資源”的“三輪驅動”發展模式,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升級,提升資源利用效率,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動能。
文字報道:曹蘭婷
責任編輯: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