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田黃鎮持續在村莊“美麗”上做文章、在鄉風“文明”上下功夫、在歷史“人文”上細挖掘,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短板,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為鄉村振興增色添彩。
多彩墻繪扮靚鄉村“高顏值”。走進田黃鎮宋家山頭村,道路兩旁是琳瑯滿目的宣傳墻畫,文化墻蘊含著許多有趣的民俗和故事,同時將顏母文化融入墻繪元素,為鄉村建設添活力、聚人氣,吸引著來往的每一位游客,讓美麗鄉村更受青睞。作為省級美麗鄉村,該鎮對棗園村實施了美麗鄉村示范提升改造工程,在創建形式和風格上注入“民俗”,把傳統和現代元素引入到美化村容村貌上,積極倡導文明和諧、健康向上的時代主題,教育和引導廣大村民不斷提升道德文化素養,助力鄉村建設。
多元活動煥發鄉村“新氣象”。3月5日,田黃鎮舉辦2023年“鄉風文明”行動暨“好媳婦、好婆婆”評選表彰系列活動,六個管區先后評選出數十名“好媳婦”、“好婆婆”、“星級文明戶”、“致富能手”、“道德模范戶、“美麗庭院”。通過選樹典型,發揮榜樣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廣大群眾弘揚家庭美德、傳承優良家風。3月15日,田黃鎮陸續開展“電影下鄉”文化惠民活動,豐富了廣大農民群眾的文化娛樂生活,促進鄉村文化建設,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和新期待,引來了百名群眾前來觀看。……今年年初系列活動如期舉辦,進一步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群眾的身心健康。
歷史底蘊厚植鄉村“人文美”。該鎮充分挖掘和利用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建成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采用燈光等各種展現手法以老照片、文字說明、革命實物、老農具等內容真實再現了1932年至1949年包括田黃在內整個鄒東地區的歷史,特別是抗戰期間的革命歷史,切實做到有物可看、有史可講、有事可說。黨性教育基地成為鄉村文化建設的一道風景線,讓鄉村有了靈氣、有了魅力,守住了“鄉愁”。
文字報道:劉超
責任編輯:牟巧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