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鎮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始終把文化振興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不斷從組織領導、宣傳氛圍、平臺載體、活動策劃等多維度、多舉措推動鄉村文化振興,不斷增進文化活力;傳承弘揚傳統文化,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改善農民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活力。
一、加強組織領導,組建人才隊伍,確保文化振興“硬起來”
鎮黨委政府成立以書記、鎮長為組長,組織、宣傳、文化、教育等部門共同參與的鄉村文化振興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任務分工,定期召開工作調度推進會議。全鎮先后組織召開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落實各級“文化傳承座談會精神”專題培訓會議。將文化振興中的文化“兩創”示范點創建、新時代文明示范片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節會活動作為全鎮的重點工程項目推進,設立推進表、實行掛圖推進。同時,組織宣傳文化等責任部門主動謀劃、擔當作為、分解任務,推進鄉村文化振興任務落實落細。積極做好人才隊伍建設,在上級宣傳文化部門的指導下,我鎮先后成立“香萬里”短視頻聯盟、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香城鎮文聯等組織,吸納新媒體、傳統文化、寫作、曲藝、體育等方面各類人才200多人,為助推文化振興提供了人才支撐。進一步加強鎮村文化振興專職人才隊伍建設,目前宣傳辦、文化站常態化負責文化振興工作,各村明確一名專職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管員和一名文化專員,共同負責各村文化活動策劃、匯報、開展等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豐富基地平臺,助推文化振興“富起來”
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利用上級資金,完善鄉村文化基礎設施,推進村文化站、文化廣場、農家書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的建設。整合各類資源,建成高標準農家書屋12個,明確專人管理,實行全天候開放,推動農家書屋成為全民閱讀的“便利店”、鄉村振興的“智慧屋”。創新財政資金投入方式,引導鼓勵社會力量投資村文化事業。截止到目前,全鎮累計投入16萬元提升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完善LED屏、座椅、圖書、器具相關硬件設施,修整硬化廣場面積超1600多平方米。加快推進“子莫故里、詩書有禮”“山河香、文明城”等南北兩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片區建設工作,粉刷墻面、修整道路。投資15萬元購入短視頻拍攝設備,打造高標準“香也”直播基地,為文化振興接入新媒體做好準備。村級著力打造“一村一項目”特色品牌,根據各村實際,成功打造充滿地域特色的生態文化品牌,如泉山的“香泉民宿”、張桃的“陽光玫瑰”等,全力推進生態產業與文化的融合。
三、做實結合文章,創新活動開展,促進文化振興“火起來”
把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打造鄉村春晚活動品牌,豐富基層群眾節前文化生活,“百姓村晚百姓演”鄉村村晚活動在香城鎮北齊村精彩上演。把移風易俗、鄉風文明建設與群眾文化活動緊密結合,定期開展送戲、送書、送講座、送演出等系列文化惠民服務活動,把更多優質文化服務產品送到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中,豐富農民群眾文化生活。把文化振興和鄉村旅游相結合,在老龍灣梨園舉辦“黃河大集-鄒東深呼吸·香城香萬里”梨園春賞花季活動,游客可欣賞精彩的文藝演出、踏青賞梨花、體驗民俗文化,盡情享受“游徐辟故里、品香城美食”的樂趣。把鄉村音樂與文化振興相結合,在莫亭湖畔五寶庵山游客中心成功舉辦鄒東深呼吸·香城香萬里 2023·香城鎮首屆鄉村音樂嘉年華暨鄒城市大櫻桃節。把農民節日與文化振興相結合,今年香城鎮農民豐收節暨秋季黃河大集活動在苗馬村苗馬基地隆重舉行,活動現場熱鬧非凡,氣氛高漲,全面展現香城鎮鄉村振興新成果,鄉風文明新氣象及廣大農民的新風貌。舉辦了首屆農民趣味運動會,“拔河比賽”、“手推獨輪車”、“花生大豐收”、“顆粒歸倉”、“八斤八兩”等項目吸引了眾多村民和機關工作人員的參與和圍觀。
四、抓好宣傳推廣,用好網絡渠道,實現文化振興“熱起來”
借助香城香萬里微信公眾號平臺,“香理鄉音”志愿宣講隊伍,圍繞鄉村振興、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等題材,定期向廣大村民推送新理論、新政策、新技能,讓村民在茶余飯后、田間地頭都能了解到身邊的鄉村振興知識,廣泛開展傳達黨的二十大精神、文明反邪等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崇尚科學、踐行文明,牢牢守住農村思想文化陣地。加強新媒體特別是網絡短視頻平臺的宣傳推廣,組織新聯會人員參加制作香城旅游電子地圖,設計隨手禮等,邀請濟寧市短視頻協會參加指導“梨園春、賞花季”活動,在省、濟寧市級等新聞媒體、短視頻平臺進行宣傳展示。以全市年輕人士為目標主體舉辦“逛千年古會 贏現金大獎”短視頻大賽活動,來自全市的網絡達人廣泛參與,黃河大集香城古會話題在抖音平臺播放量近百萬。啟動貫穿全年的“尋美山東、尋美香城”主題活動,支持新階層人士實地感受近些年香城鎮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引導他們去發現美、創造美、表達美,激發主人翁意識,講好香城故事。
下一步,香城鎮將繼續加強黨對鄉村振興的領導,將上級決策部署落實到實處,切實擔負起時代文化使命,深耕文化事業,打好鄉村文化賦能組合拳,叫響香城文化品牌,弘揚有地域特色的農村文化。不斷豐富基層文化平臺陣地,讓公共文化服務富有現實的煙火氣,提振群眾的精氣神,孕育好社會良好風尚,以高質量、多頻次的文化活動供給增強群眾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用文化之光照亮高質量發展之路。
文字報道:董雯雯
責任編輯: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