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田黃鎮以農業龍頭企業為紐帶,大力提升畜禽科學化、機械化養殖水平,使科學飼養和生態環保有機結合,走出了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農業發展新路子。
創新經營模式,打造共富聯盟
在大張莊村的按揭畜牧園區內,20余棟現代化高標準鴨棚依山而建,高低錯落。園區內現代化的鴨棚由社會資本投入建設,創新通過按揭租賃、按揭購買經營模式,打通了金融和“三農”的壁壘,帶動更多農戶提升養殖水平,規避養殖風險,走上了富民增收新路。在按揭畜牧發展基礎上,積極探索中央扶持資金、村級自籌資金、企業資金三方資金共同注入,打造晟興畜牧科技產業園。整合5個鎮11個村的中央、省扶持資金550萬元,和村級自籌資金,建設高標準智能化養殖鴨棚5座,產權依據出資比例歸屬所有出資村莊。剩余6座鴨棚由企業通過“按揭”貸款、自籌資金方式實施建設,共同建設完成后,所有鴨棚由企業統一運營,實現由傳統的“戶、企”致富到“村、企、戶”共富。中央、省扶持資金和村自籌資金建設的5座鴨棚,預計每年獲得租賃資金48.4萬元,按照各村出資比例進行分配,有效帶動11個村集體經濟收入,保障62戶幫扶對象增收。
延伸產業鏈條,做大養殖規模
康益健無抗蛋雞養殖場內,隨著傳送帶自動運轉,一顆顆新鮮的無菌雞蛋經過初篩、清洗、烘干、檢測等環節,被分級打包。一枚小小的雞蛋鏈起了種苗繁育、飼料加工、蛋雞養殖、品牌銷售的產業鏈條,年產無菌雞蛋3000余萬枚。
魚菜共生、陸基設施漁業項目現場正加緊施工,采用種養結合與“無土栽培”的復合化生產方式,實現水產品和蔬菜全周期的智能化連續生產,項目建成后年產鱸魚100萬斤。
近年來,田黃鎮依托“棲駕峪小微產業園、大張莊畜牧養殖園區”全力打造以飼料工業為主,良種繁育、高效現代養殖并舉的產業集群。先后招引山東藍大、康益健無抗蛋雞養殖、政通牧業、宋氏牛業等規模化養殖企業6家,全鎮生豬存欄6.7萬頭,肉牛5200余頭,蛋雞存欄20余萬羽,肉鴨年出欄700余萬只,養殖規模不斷激增。同時,全力推進生豬育種培育,山東藍大實現了實時在線種豬選配,選種選配模型化,存欄種豬1400余頭,被評為省級核心育種場。
強化技術支撐,提升生產效能
近日,田黃鎮山東藍大農業有限公司通過手機“魯牧云”APP開具了我市第一張動物檢疫證明A證電子證,憑此證該批128頭生豬順利一路通行至安徽省蕪湖市。
山東藍大是一家年出欄生豬約4.3萬頭的養殖場,每年出欄生豬2批次。“以前,動物檢疫證明一直實行紙質版,開具過程費時費力,攜帶、查閱也很是不便,生豬出欄要帶著好幾張合格證,丟一張就麻煩了。現在好了,用手機就能申報檢疫、查看信息,省時省力又省心。”談起電子檢疫出證,山東藍大負責人深有感觸。
在加快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同時,堅持數字賦能,圍繞精準飼養、質量監控、污染治理、畜牧裝備等領域,探索畜牧養殖發展新模式,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服務能力,推動豬、牛、雞、鴨等傳統養殖向規模化、智能化、生態化轉型發展,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
文字報道:杜俊峰
責任編輯: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