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鄒城市北宿鎮衛生院以“創新管理筑防線,精準服務惠民生”為核心,探索形成“三高共管、六病同防”的慢性病綜合防控模式,顯著提升基層診療能力與群眾健康水平,為全國基層醫防融合提供了可復制的“鄒城經驗”。
三級協同+多學科協作,織密醫防融合網絡
北宿鎮構建了以衛生院為樞紐的“三高基地”,聯動上級醫療機構(三高中心)和村衛生室(三高之家),實現患者分層管理、技術指導與雙向轉診。通過整合眼科、神經內科等專科資源,建立綠色轉診通道,復雜病例可快速獲得專科治療,基層急救響應時間縮短至15分鐘內。
精準簽約+動態評估,家庭醫生服務提質增效
創新家庭醫生簽約模式,為“三高”患者定制個性化健康管理方案,疊加高血壓、糖尿病等專項服務包,老年人和殘疾人簽約率分別達95.45%、100%。結合心腦血管風險分層動態更新檔案,高危人群納入六病管理清單,規范管理率達90%以上。
數據賦能+智慧篩查,診療效率大幅提升
打通醫療與公衛信息平臺,實現隨訪數據自動整合,醫務人員診間調閱效率提高30%。利用眼底檢查、頸動脈超聲等智慧技術,將六病篩查前移至基層,形成“基層初篩-上級確診”閉環管理。
關口前移+中醫特色,健康促進成效顯著
村衛生室設立胸痛/卒中哨點,配備遠程心電圖機等設備,構建“15分鐘急救圈”。同時融入針灸、艾灸等中醫技術,100%的村衛生室可提供4類6項中醫藥服務,形成中西醫結合的慢病干預體系。
政策保障+長效機制,激發基層服務活力
作為省級醫防融合試點單位,該院參與標準化診療流程制定,并通過健康積分、績效激勵等模式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2023年數據顯示,群眾滿意度達95%,心腦血管高危人群干預覆蓋率達100%。
北宿鎮衛生院通過三級協同、數據驅動和精準服務,破解了基層慢病管理碎片化難題,為縣域醫共體建設提供了實踐樣板。其經驗表明,整合資源、強化基層能力是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質量的關鍵路徑。
文字報道:杜樂同
責任編輯: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