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里,我讀了著名作家曹文軒的小說《草房子》,作者細膩的描寫,詩化的語言,把讀者帶入令人憧憬的童年:那是自由自在、充滿新奇幻想、無憂無慮的童年,有著可愛、天真、心地純潔的小伙伴,有著純真、白玉無瑕般的友誼,還有著那永遠抹不掉的童年趣事。小說語言文字的修飾美、故事構思的意境美、淳樸人物的心靈美、鄉下山村的環境美,足以印證了小說的純美文學性。陶冶學生情操,凈化學生心靈,錘煉學生審美能力,催化學生上進心,是推薦給中小學生閱讀的一部好小說。
文字語言的修飾美。優美的語言,可以凈化人的心靈,讓人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天藍藍,水藍藍,空靈的世界,滌蕩著自己的靈魂,洗滌著人身上所有的“污垢”。讀曹文軒小說的語言,就是在欣賞一幅美麗的風景畫。看那優美環境的描寫:“冰封的大河,早已融化成一河歡樂的流水,在陽光下飄著淡淡的霧氣。河水流淌得稍稍有點急,江岸邊的蘆葦輕輕壓倒了,幾只黃雀就像音符一樣,在蘆稈上顫悠。”讀者眼前馬上就呈現出春天柔煦般的美景。看那形象細膩的人物描寫:“溫幼菊開始講課,既不失之于浮躁的激情,又不失至于平淡無味,溫和如柔風的世界里,含著一股暗撥心弦的柔韌之力,把幾十個頑童的心緊緊拽住,拖入了超脫人世的境界,是他們居然忘記了叮當作響的鐵環、泥土地里的追逐、竹林間的鳥網、田埂上跑動的黃狗、用瓦片在大河上打出的水漂、飛到空中取得雞毛毽子……”把溫幼菊老師講課時生動和形象的特點,描寫地淋漓盡致,仿佛置身于溫老師的課堂,聽得如癡如醉。再看對家禽憨態可掬的描寫:“秦大奶奶的‘部隊’已陸續竄過那個大窟窿,正向這邊漫游過來。這趟憋了好幾天的雞鴨鵝,在重獲這片廣闊的天地之后,心情萬分激動。當它們越過窟窿,來到他們往日自由走動的地方時,幾乎是全體拍著翅膀朝前奔跑過來,只扇動得地上的落葉到處亂飛,身后留下一路塵埃。”賦予家禽以靈性,這是曹文軒小說語言靈性美的最好表現,在作者筆下,一切都是美的,都富有靈性和生機的。我們仿佛讀得不是文章,而是一首優美的田園詩……這些描寫,無不展現給我們展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故事情節的意境美。把心地善良而又樸實的人物放在優美的故事情節里,更顯示了小說是純美文學的象征。小學生“禿鶴”名字的來歷、他的帽子的故事、他參加會操比賽的時“經典的動作”等,一個可愛、天真和心地善良的孩子的形象就躍然紙上,表現了童真童趣的美;“紙月”是一個可愛、柔弱、嬌美的小女孩,神秘的身世和痛苦的童年生活,在故事情節中表現出來,字里行間時時留露出一種凄涼的美,讓人同情和愛戀。每一個故事都猶如潔凈的水面上,微微泛起的一圈圈漂亮的漣漪;“白雀”,純潔女神的化身,她的生活經歷和蔣一輪老師的愛情故事,無不再現了當時農村姑娘的人生選擇。她的身世給人留有夢想,作者給人留下無限的想象空間,不是起到余味無窮效果嗎?“秦大奶奶”的苦難生活,奮斗一輩子的土地被充公,于是她苦苦守候著的養育她、給她帶來一輩子痛苦的金色的土地,一直到她躺過好幾次的土地上,在聞著淡淡艾香的土地上,掩埋了一個苦難的靈魂。她不就是中國千萬勞動人民的縮影嗎?他們深愛著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演繹著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淳樸人物的心靈美。不管是調皮、可愛的禿鶴、桑桑、杜小康,還是美麗、純潔、心地善良的紙月、白雀;不論是油麻地小學的校長桑喬,老師將一輪、溫幼菊還是秦大奶奶、杜雍和,都表現出他們的心靈美。這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樸實、善良的象征,心靈美這一主調,貫穿小說的始終。正是由于這一主線原因,才有了整個小說成為純美文學的代表。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好教材,更是許多人愛不釋手的好小說。正如作者在文章中所寫的那樣:“美的力量絕不亞于思想的力量。一個再深刻思想都可能變為常識,只有一個東西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只有美的,才是積極向上的;也只有美的,才能永恒的。
作者在代跋中寫道:“那輪金色的天體,從寂寞無崖的東方升起之時,若非草木,人都為之動情。而這輪金色的天體,早已存在,而且還會和我們人類一起同在。”我想:和我們人類同在的只有美,因為美的東西才能讓人感動,才能滌蕩人類的心靈,才能達到永恒!
讓我們追隨永恒———永不衰老的美!
作者 武懷旭
- 上一篇:才氣接“地氣”涵養靈氣和“底氣”...
- 下一篇:秋雨時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