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我國三大節日之一,作為中國文學的最高頂峰,《紅樓夢》一書中多處提及。寫得最細致的當數七十五、七十六兩回,曹雪芹費了很多筆墨,讓我們領略到當時過中秋節的情景。
因為寧國府賈敬去世,家人守孝,因而提前一天過節。書中佩鳳說:“咱們是孝家,明兒十五過不得節,今兒晚上倒好,可以大家應個景兒,吃些瓜餅酒。”雖說提前過節,但準備的東西很豐盛,并且從夜宴、賞月到吹簫唱曲的程式一樣不少,好似第二日榮國府過中秋的彩排一般。
先看拜月,“嘉蔭堂前月臺上,焚著斗香,秉著風燭,陳獻著瓜餅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燈彩,人氣香煙,晶艷氤氳,不可形狀。地下鋪著拜毯錦褥。賈母盥手上香拜畢,于是大家皆拜過。”拜月都是女性參加的,即使到現在,拜月的形式還在有的地方存在,只是要簡單一些。
拜月過后,就是夜宴。夜宴是家人團聚的歡樂時刻,單是桌椅形式皆是圓的,特取團圓之意。家人全部參加,居中賈母坐下,左垂首賈赦、賈珍、賈璉、賈蓉,右垂首賈政、寶玉、賈環、賈蘭,團團圍坐。賈母又命將氈鋪于階上,命將月餅西瓜果品等類都叫搬下去,令丫頭媳婦們也都團團圍坐賞月。宴席之中行酒作樂的氣氛很重要,書中描寫的是擊鼓傳花,“命折一枝桂花來,一媳婦在屏后擊鼓傳花。花在手中,飲酒一杯,罰說笑話一個。”賈政、賈赦以及寶玉、賈蘭、賈環都分別被罰,有的是講笑話,有的作詩,分外熱鬧。
夜宴結束,開始賞月。賞月先賞花,賈母帶眾人賞了一回桂花, 又入席換暖酒來。還要有音樂,賈母因見月至中天,比先越發精彩可愛,因說:“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描寫聽音樂時的情景,非常精彩,“猛不防只聽那壁廂桂花樹下,嗚嗚咽咽,悠悠揚揚,吹出笛聲來。趁著這明月清風,天空地凈,真令人煩心頓解,萬慮齊除,都肅然危坐,默默相賞。”湘云與黛玉近水賞月,卻又有不同,書中寫道,“二人遂在兩個湘妃竹墩上坐下。只見天上一輪皓月,池中一輪水月,上下爭輝,如置身于晶宮鮫室之內。微風一過,粼粼然池面皺碧鋪紋,真令人神清氣凈。”如此仙境,接下來二人聯句作詩,雅興不減,直到被妙玉打斷。
賞月完畢,中秋過完,但似乎興猶未盡。王夫人道:“夜已四更了,風露也大,請老太太安歇罷。明日再賞十六,也不辜負這月色。”可見當時,八月十六夜還在節日的氛圍當中,只是書中未見詳述罷了。
作者 莊之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