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會抱怨時間太少,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總是說沒時間?其實時間對于每個人都是均衡的,一天24小時,不會增加和縮短,差異在于如何分配、利用。人的一天有三個八小時。第一個八小時是你工作的時間,第二個八小時是你休息的時間,人和人的差距就看你是否會利用好第三個八小時。
“少說話,多做事。”就是告誡我們要充分利用時間來干好工作,不要將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時間永不會停止,生活的舞臺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劇情,精彩的生活是由時間的荊棘和花環編織而成,荊棘是我們付出的勞動、汗水和磨難,花環代表了收獲、結晶和榮譽;丟掉了時間,荊棘和花環就會脫落、枯萎,我們就體驗不到人生的歷練和磨難,收獲不了生活的成果和榮耀。可見,時間對我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除了固定的工作外有時還要接受突來的任務,應付突然的變故。于是,我們不得不“內部挖潛”,這就有了我們的創造性工作,諸如“跨越式發展”、“ 黑加白”、“五加二”等等;于是,也就有了“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壯志豪情!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生命———這不是口號,也不是空喊。當我們的生活面臨窘迫、當我們的生命在一點點縮短的時候,你才會感悟到時間的貴重。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一代圣賢對時間像流水一樣不停流逝的感慨和嘆息;“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是民族英雄岳飛對浪費時間、拖延生命最情真意切的忠告。
一個人的生命價值是否能充分地體現出來,要看他如何運用時間,看他業余時間在干什么。偉人的時間和平凡人的時間是一樣的,都是一天24 小時,但是為什么他們就可以有驚天地泣鬼神的杰作呢?古人在“頭懸梁、錐刺股”地發奮苦讀,魯迅先生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工作上,開國領袖毛澤東逝世前一刻還手不離卷……
只要愿意擠,時間總會有的。學會擠時間學習,充分利用好第三個八小時,就能讓我們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作者 王國強
- 上一篇:在秋葉里閱讀人生
- 下一篇:青年干部要善于立大志做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