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文】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
今天,我們邀請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田野先生,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孫傳峰先生,為大家2021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有請田市長介紹相關情況。
【田野】
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并向大家介紹我市2021年度經濟運行情況。首先,我代表鄒城市委、市政府,向前來參會的各位新聞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2021年,市委市政府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大力實施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持續穩定恢復,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新局面,較好地完成了發展預期目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根據縣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全市生產總值960.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6.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5.32億元,同比增長8.7%,兩年平均增長5.6%;第二產業增加值464.24億元,同比增長6.7%,兩年平均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430.99億元,同比增長10.6%,兩年平均增長6.7%。
一、農業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畜牧產能顯著恢復
2021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3.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全年糧食總產量47.35萬噸,比上年增加1.12萬噸,增長2.4%。其中,夏糧產量20.99萬噸,增長1.4%;秋糧產量26.36萬噸,增長3.2%。分品種看,小麥產量20.99萬噸,增長1.4%;玉米產量19.06萬噸,增長2.1%;薯類產量7.09萬噸,增長6.3%。蔬菜產量91.9萬噸,增長13.3%,其中,食用菌產量26.4萬噸,增長25.9%;馬鈴薯產量23.1萬噸,增長2.2%。全年肉類產量5.3萬噸,增長14.4%。2021年末,生豬出欄41.9萬頭,增長42.8%,生豬存欄、能繁殖母豬存欄比上年末分別增長3.1%、12.4%。
二、工業生產恢復性增長,企業效益保持穩定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4.6%,兩年平均增長10.6%。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5%,股份制企業增長14.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5.3%。從重點行業產值看,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同比增長21.5%,造紙和紙制品業增長61.7%,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7.8%,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2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47.2%,裝備制造業增長45.9%。從重點產品產量看,玻璃纖維紗同比增長5.8%,機制紙及紙板增長6.6%,飼料增長24.4%,鋁材增長32.1%,人造板增長87.0%,工業機器人增長177.3%。
1-11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90.2億元,同比增長24.5%;實現利潤總額87.1億元,同比增長15.5%。
三、服務業較快增長,重點行業增勢較好
2021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6%,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增長14.1%,金融業增長12.2%,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19.0%,三個行業對服務業增長貢獻率接近7成,是主要支撐力量。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7.4%、18.0%、23.6%,保持恢復性增長。
1-11月,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8.4億元,同比增長41.3%,兩年平均增長20.3%。9個行業門類均實現兩位數增長,7個行業增速超過30%,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60.2%,對規上服務業貢獻率為56.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0.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43.0%;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44.5%;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40.9%。
四、市場消費規模擴大,消費結構加快升級
2021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0.6億元,同比增長17.9%,兩年平均增長8.1%。其中,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62.1億元,同比增長34.0%,兩年平均增長9.8%。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09.3億元,增長18.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1.4億元,增長17.4%。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27.0億元,增長17.9%;餐飲收入33.7億元,增長18.5%。按商品類別分,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中,與基本生活消費相關的糧油食品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85.9%、30.8%;與升級類消費相關的化妝品類、金銀珠寶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4.3%、30.4%、19.7%;與居住類消費相關的建筑及裝潢材料類、家具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19.5%、182.1%。
五、固定資產投資穩步增長,服務業投資增勢較好
2021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3.3%,兩年平均增長8.7%。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4.7%,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5%,第三產業投資增長25.2%。分領域看,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1.7%;工業技改投資增長6.6%,其中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0.4%;四新產業投資增長28.5%;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15.5%。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110.9萬平方米,增長2.4%;商品房銷售額76.9億元,增長10.9%。
六、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居民消費逐步恢復
2021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38元,比上年增長8.7%,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216元,比上年增長7.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2元,比上年增長11.2%。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為1.97,比上年縮小0.07。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349元,比上年增長10.0%。
總體來看,2021年全市經濟運行持續穩定恢復,顯示出較強韌性和旺盛活力,為“十四五”鄒城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全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鄒城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2022年,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錨定“濟寧爭第一、全省進10強、全國進30強”奮斗目標,著力激發市場活力、需求潛力、內生動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通報完畢。謝謝大家!
【楊思文】
感謝田市長的介紹,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謝謝。
【濟寧日報】
各位領導好,我是濟寧日報的記者。從剛才發布的數據了解到,2021年全年的GDP增速比前三季度有所回落,請問主要原因是什么?又如何評價2021年鄒城的經濟運行情況?謝謝。
【孫傳峰】
感謝您的提問。
2021年,我市GDP增速由一季度16.2%、上半年12.6%、前三季度10%,到全年8.7%,各季度GDP增速呈現逐步回落的態勢,這與2020年“前低后高”的基數有很大關系。即便如此,全年全市經濟仍然保持了持續恢復的趨勢,穩住了“變量”、鞏固了“存量”、爭取了“增量”,奮力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具體可以從三方面來看:
一是實現了去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列的主要預期目標。2021年,全市經濟增速8.7%,高于6%以上的預期目標,經濟總體運行平穩。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4.6%、13.3%、17.9%,均高于5%以上、7%以上、6%左右的預期目標,生產需求超預期增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7%,與經濟增長同步,其中,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7.3%、11.2%,高于5%、6.5%左右的預期目標。
二是增速穩,主要表現在兩年平均增速高于全國、全省、濟寧市。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7%,分別高于全國、全省、濟寧市0.6個、0.4個、0.2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增長6.3%,與上半年持平,分別高于一季度、前三季度0.6個、0.1個百分點,兩年年均增速分別高于全國、全省、濟寧市1.2個、0.4個、0.3個百分點。從兩年平均增速看,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分別高于全國4.5個、4.8個、4.1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省3.3個、3.9個、0.7個百分點,分別高于濟寧市1.1個、1.0個、1.3個百分點,我市經濟呈現較強穩定性和韌性。
三是結構優,主要表現在供需兩側均出現積極變化。從供給側看,GDP構成中,三次產業結構為6.8:48.3:44.9,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8%,高于二產21.2個百分點;農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從各行業產值占比看,農、林、牧、漁、服務業比重為60.2:1.4:28.6:1.8:8.0,農業內部結構不斷優化;工業經濟加速轉型升級,制造業增加值增速快于采礦業17.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煤電行業產值占比較上年下降4.1個百分點。從需求側看,網上零售額快速增長,全市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03.9%,占限上零售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2.1%提高到3.0%;“四新”產業投資兩年平均增長21.6%,占全部投資比重較上年提高7.1個百分點。
2021年,全市上下攻堅克難,努力克服疫情反復、能耗雙控、原材料價格上漲、有序用電等因素影響,經濟持續穩定恢復,質量效益穩中有好。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鄒魯融媒】
各位領導好,鄒城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提問。鄒城市一直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不動搖,堅持把工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請問2021年鄒城工業經濟主要表現出哪些特色亮點?謝謝。
【孫傳峰】
謝謝您的提問。
2021年,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大各項助企紓困政策落地,助推工業高質量發展。全市工業經濟具體呈現四個特點:
一是企業培育成效明顯。實施助企攀登工程,引導骨干企業對標提升,加大對中小微型企業的培育力度,支持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全年工業總產值過億元企業73家,比上年增加14家,其中過10億元企業9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2家,為工業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二是重點行業拉動作用強。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造紙和紙制品業、通用設備制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產值增速超過40%,合計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1.7個百分點。
三是民營企業貢獻大。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6%,高于規上工業營業收入6.1個百分點,對規上工業營業收入貢獻率為49.1%。民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2億元,同比增長48.4%,高于規上工業利潤總額增速32.9個百分點。
四是工業經濟效益良好。1-11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2.6%,高于濟寧市5.8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5.5%,兩年平均增長9.5%,特別是非煤行業利潤增速高于規上工業利潤增速101個百分點。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楊思文】
感謝大家的關注,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市政府新聞辦和市統計局,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進行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