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冰】
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邀請到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府副市長滿人源,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喬凡英,市科技局副局長肖炳連,市科技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鵬為我們介紹2021年科技工作情況和省級農高區推進建設工作。
首先,有請滿市長為大家介紹相關情況。
【滿人源】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出席發布會的各位來賓、新聞記者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科技創新事業的關心和支持!
下面,我介紹一下2021年科技工作有關情況。
2021年,我市堅決貫徹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加強創新創業載體建設,強化高層次創新人才團隊引育,加快創新型企業培育,全市科技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創新活力持續激發,創新動能不斷釋放,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是加強科技型企業培育,積蓄產業發展后勁。我們健全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完善儲備,強化激勵,全市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0家,居濟寧市第4位;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3家,總數達到87家,再創歷史新高。我們積極爭取省級政策支持,承辦省級科創活動,扶持壯大高新技術企業,2家企業入圍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賽,3個項目納入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二是支持高校院所引進合作,強化智力源頭支撐。我們持續集聚優質創新資源。立足我市產業布局,大力引進大院大所29家,新建省級以上創新平臺13個。我們不斷完善產業公共創新平臺。大力培育新型研發機構,2家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獲省級評價優秀等次;“智能過程控制技術創新中心”成功獲批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實現濟寧市在該平臺上“零”的突破。我們聚力打造高層次人才平臺。續建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4家企業入圍重點企業引才“配額制”名單。
三是拓寬產學研合作渠道,強化科技項目引育。我們繪制產業集群企業需求、高校院所研發重點“兩張圖譜”。全市累計收集整理企業研發需求97項,行業共性研發需求49項,梳理全國重點高校院所技術成果113項,探索形成了“科教聯動、產學研協同、校企共贏”的科技創新模式。我們聚力技術交易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市免稅技術交易額達到8902萬元,較2020年增長近6.7倍;新獲批省級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4家,居濟寧市第1位。
四是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激發企業創新動能。我們實行科技項目分類管理。編寫發布鄒城市首批揭榜制項目指南,征集產業鏈共性重大技術需求16項;泰山玻纖“芯片封裝用低膨脹系數電子基材關鍵技術研發”項目被列為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牽頭承接了全省唯一的“智慧化工園區科技示范工程”,有力助推我市化工產業跨越突破。我們注重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10條政策激勵作用,引導企業享受省市研發補助政策;協助企業加強研發投入歸集,重點對研發投入前20位的企業開展了“一對一”指導服務。
五是聚焦深化改革創新,擦亮科技創新底色。我們有力推進了創新型縣(市)建設。對照建設實施方案的任務目標要求,不斷提升短板弱項,持續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同時,及時總結我市經驗做法,進行宣傳推介,強化示范效應,相關文章先后在省科技廳網站和《科技日報》上發表。我們成功創建了省級農高區。今年1月份,鄒城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獲批設立,成為濟寧市首家省級農高區;我市也因此受到濟寧市委市政府通報表揚。我們持續加大了對上爭取力度。全年對上爭取財政資金8084萬元,達到歷史新高。硅步機器人的國際合作項目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成為濟寧市唯一入圍項目。
2022年,我們將大力實施“112233”戰略,推進科技工作再躍新臺階。
下面,我再介紹一下省級農高區的建設情況。
鄒城省級農高區由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區三部分組成,其中核心區位于大束鎮,規劃面積19.45平方公里,可利用建設用地0.54平方公里,是以食藥用菌全產業鏈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省級農高區。近年來,我們著力培育了從“優良品種選育”到“菌種產業化繁育”到“工廠化栽培”再到“功能性食品開發”的食藥用菌全產業鏈,實現了食用菌良種繁育產業化、栽培工廠化、設備智能化、生產自動化和管理信息化,“鄒城蘑菇”品牌價值持續提升,食藥用菌產業逐步發展壯大。
2021年,園區總產值達到108億元,其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值8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42%。我們重點建設了蘑菇科創園、良種繁育基地、蘑菇超級工廠等一批重點項目,科技賦能產業轉型升級能力不斷加強。在創新主體培育方面,我們集聚了各類食藥用菌生產加工企業及合作組織130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7家。在科創平臺建設方面,我們建設了省級以上農業科技創新平臺31個、轉移轉化服務平臺41個。在高層次人才引育方面,我們引進了院士、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等高層次農業科技人才團隊33個。在產學研協同創新方面,我們與中國農科院、吉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3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運營管理方面,我們構建了“領導小組+建設發展中心+運營公司”的高效運營體系,制定出臺了農高區建設發展配套政策,設立了人才科技發展專項資金6000萬元,建立了科技創新支撐、投融資保障、土地集約利用、品牌建設提升的長效運行機制。
農高區批復設立以來,我們成立了鄒城省級農高區建設工作專班,制定了2022年農高區建設方案,編制了《鄒城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3年)》,組織相關人員赴肥城等地考察學習,并積極招引食用菌相關產業項目,有效推進了鄒城省級農高區建設。
通報完畢。謝謝大家!
【李 冰】
感謝滿市長的介紹,下面進行現場提問。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謝謝!
【濟寧日報】
各位領導好,我是濟寧日報的記者。剛才聽滿市長介紹,我注意到咱們今年科技局要實施“112233”戰略,那么這個“112233”戰略具體是指什么呢?
【喬凡英】
好的,感謝您的提問。“112233”戰略是我們今年科技工作的發展目標和總抓手,應該說高度凝練了我們今年的工作重心。第1個“1”是指一個核心,即“堅持以‘深化科技改革’為核心”。我們將通過推進省級農高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全國創新型縣(市)建設,通過推進“智慧化工園區科技示范工程”項目,來全面的改進提升科技工作體制機制,塑造打造出我們科技發展的新優勢。第2個“1”是指一個突破。金融是我們企業發展的短板,為了適應企業在不同生命周期的創新需求,我們著力建立和完善了適應企業創新需求的科技服務體系。對于初創期的企業,我們通過產業基金來進行培育;對于成長期的企業,我們通過組合的金融工具來進行支持;對于成熟期的企業,我們通過推動企業上市融資來進行壯大。通過這樣的金融服務體系,才能夠真正適應我們企業的創新需求。第1個“2”是指“堅持國家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雙百’梯次培育”。企業永遠是創新的主體,我們將通過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過百家,全面激發創新主體活力。第2個“2”是指“堅持‘引進來、走出去’雙向發力”,我們將通過“引進來”把我們的科技成果在當地實現轉化和產業化,“走出去”深入與高校院所產學研對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第1個“3”是指堅持‘公共創新、科技研發、中試基地’三大平臺共同建設,我們將通過打造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平臺,培育高能級的企業研發平臺,建設高標準的中試基地這三類平臺,來打造更具發展動能的創新載體。第2個“3”是指“堅持‘領軍人才、管理人才、海外人才’三類人才同步引育”,我們將通過推進企業領軍人才引領、科技管理人才提升、海外人才集聚,強化創新發展的人才支撐。今年我們將通過實施“112233”戰略,為加快建設縣域高質量發展高地、京滬廊道先進制造集聚區、生態宜居幸福城、文化“兩創”示范區、社會治理樣板區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鄒魯融媒】
各位領導好,我是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楊飛。我們已經成功的創建了省級農高區,那么下一步,將怎樣推動省級農高區的建設呢?
【肖炳連】
感謝您的提問。下一步,我們將把推進農高區建設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按照“創新資源集聚、高新技術引領、循環經濟示范、運營機制創新”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工廠化栽培、良種繁育、精深加工產業集群,著力培育大健康產業和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一是積極開展“雙招雙引”。我們將通過承辦或者參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食用菌博覽會等形式,精準招引食藥用菌高端產業項目入駐園區。開展好產學研合作、技術成果對接,落實好各級人才政策,吸引和鼓勵國內外產業領軍人才來我們鄒城創新創業。二是著力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我們將積極申請創建山東省食藥用菌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級創新平臺,開展產業鏈“卡脖子”技術攻關,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國內領先的產業關鍵技術,從而推動和引領全國食藥用菌產業創新發展。三是繼續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我們將不斷加強農高區建設運營機制創新,加大知識產權培育與保護力度,建立完善政府、高校院所、企業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有效機制。同時我們還將設立發展基金,給予貸款貼息、公共研發服務平臺補助、創新成果技術推廣獎勵等,進而形成“投、保、貸、補、扶”一體化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鄒城在線】
各位領導好,我是鄒城在線網站的工作人員。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今年市科技局在企業培育方面又有哪些舉措呢?
【謝 鵬】
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今年我們在企業培育方面的目標是實現“雙百”突破,也就是說實現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數量均突破100家。在工作中,我們將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健全梯次培育體系。我們將深入各鎮街、科技園區、孵化器、眾創空間開展調研,選擇成長性高的中小微企業納入高企培育庫;健全高企申報聯席會商機制,針對擬申報企業提前介入、動態跟蹤、精準服務,幫助企業梳理知識產權和高新技術產品,規范研發管理和財務管理體系,提高申報的成功率。二是招強引優導入資源。我們將高企招引納入全市的招商引資工作任務,下步還要制定高企招引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鼓勵經開區、各鎮街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條,積極招引省外優質高企落戶我市,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積蓄新動能,推動全市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強化激勵約束。我們將綜合利用企業入庫獎勵、高企補助等政策,構建“微成長、小升高、高壯大”的全方位激勵體系。通過實施“雙百計劃”,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和先進制造業發展的主力軍作用,帶動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38%左右,實現同比增幅位于濟寧市前列。
以上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李 冰】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如果還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市政府新聞辦,聯系電話5214876。最后,希望媒體記者們一如既往的關心關注鄒城市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助力我市科技創新事業再上新臺階。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