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文】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鄒城堅定推進產業強市建設,加速突破新舊動能轉換,經濟發展取得亮眼成績。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曹海成先生,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偉先生,一起來為大家介紹2022年全市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有請曹市長介紹情況。
【曹海成】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并向大家介紹我市2022年度經濟運行情況。首先,我代表鄒城市委、市政府,向前來參會的各位新聞界朋友表示熱烈的歡迎!
2022年,面對多重超預期因素的挑戰,市委市政府堅持穩中求進、難中求成,切實擔起“勇挑大梁”的責任,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全市經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高質量發展繼續邁進。
根據縣級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全市生產總值1009.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8.9億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470.5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469.7億元,增長2.3%。
一、農業生產形勢穩定,穩產保供扎實推進
2022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糧食播種面積104.2萬畝,與上年基本持平;糧食總產量47.68萬噸,比上年增長0.7%,連續13年穩定在44萬噸以上。蔬菜產量95.06萬噸,增長3.4%,其中,食用菌產量26.96萬噸,增長2.2%;馬鈴薯產量24.6萬噸,增長6.4%。畜牧業生產穩中向好,豬肉產量3.6萬噸,增長11%。生豬出欄45.6萬頭,增長8.7%,生豬存欄、能繁殖母豬存欄分別比上年增長13.3%、7.6%。
二、工業保持快速增長,重點行業支撐有力
2022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全年各月累計增速均在10%以上。全市工業總產值過億元企業66家,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7.9個百分點;過10億元企業12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增長23.1%。重點行業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產值同比增長38.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15.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3.3%。從重點產品產量看,玻璃纖維紗同比增長14.7%,服裝增長15.4%,礦山專用設備增長13%,鋁材增長7.7%。
三、服務業增勢平穩,部分行業帶動明顯
2022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469.7億元,同比增長2.3%,占GDP比重為46.54%,比上年提高0.94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金融業、批發和零售業保持較快增長,支撐服務業保持穩定發展態勢,合計拉動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1-11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6.2億元,同比增長21.3%,10個行業門類中,8個行業實現正增長,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增長37.6%,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18.3%,衛生和社會工作增長17.6%,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10.6%。
四、投資結構持續改善,工業大項目貢獻突出
2022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9%。從投資主體看,民間投資仍是主力,全年民間投資同比下降3.3%,高于全部投資增速5.7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74.6%,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從投資質量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較好,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4%,高于全部投資增速73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10.2%,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4.5個百分點。從投資項目看,大項目快速推進,全市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29個,完成投資同比增長2.6%,高于全部投資增速11.6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0.5個百分點,其中,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完成投資同比增長43.1%,拉動全部投資增長4個百分點。
五、消費市場穩步復蘇,消費結構加快升級
2022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2億元,同比增長0.4%。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10.3億元,增長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1.7億元,增長0.7%。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28.3億元,增長0.4%;餐飲收入33.7億元,增長0.1%。限額以上單位實現消費品零售額76.5億元,同比增長8.8%,其中,與基本生活消費相關的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29.3%,與升級類消費相關的可穿戴智能設備、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的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691.7%、46.3%。線上消費、新能源汽車消費等消費新增長點涌現,2022年全市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8.7%,占全市限上零售額的5.3%,占比較上年提高1.6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81.3%,拉動限上零售額增長2.5個百分點。
六、共同富裕持續推進,城鄉差距繼續縮小
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65元,比上年增長5.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9元,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22元,增長7.3%。城鄉居民收入比值為1.91,比上年縮小0.06。
總體來看,2022年,全市上下克服多重不利因素,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成績來之不易。同時也要看到,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經濟轉型升級仍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市上下將把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貫通起來,錨定“濟寧爭第一、全省進10強、全國進30強”的奮斗目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落實落細各項穩增長政策措施,確保全市經濟行穩致遠。
介紹完畢。謝謝大家!
【楊思文】感謝曹市長的介紹,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謝謝。
【濟寧日報】各位領導好,我是濟寧日報的記者。2022年,鄒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穩定。請問如何評價全年經濟運行情況?
【楊思文】這個問題有請高局長回答。
【高偉】感謝您的提問。
2022年,全市上下有效應對各種超預期因素和經濟下行壓力,經濟呈現平穩運行、穩中有進態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快于濟寧市平均水平。2022年,我市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GDP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009.1億元,同比增長5%,雖然受四季度超預期因素影響,全年經濟增速較三季度有所回落,但仍高于濟寧市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經濟發展表現出較強的韌性。工業經濟為穩定宏觀經濟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9%,高于濟寧市增速3.3個百分點,自6月份以來,連續7個月居濟寧市第1位。建筑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01.5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別加快4.1個、5.8個、4.1個百分點。
二是發展活力持續增強。不斷加大企業培育力度,靠上精準服務,提振企業信心,抓好企業升規納統,全年共新增“四上”企業224家,連續2年新增“四上”企業突破200家,目前納入統計的“四上”企業數量近千家,其中百億級企業3家、十億級企業22家,形成了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用好用足政策,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民間投資增速高于全部投資增速5.7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持續提升。
三是用心用力改善民生。千方百計穩就業、促增收,全年城鎮新增就業7370人,舉辦各類招聘會50場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GDP增速0.6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鎮3.2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比進一步縮小。統籌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較好滿足了人民群眾基本生活消費需要。
2022年是鄒城發展進程中極具挑戰的一年,我們面對高質量發展的繁重任務、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凝聚強大合力,持續攻堅突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23年,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市場預期將逐步改善。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鄒魯融媒】各位領導好,我是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從剛才發布的數據看,全年經濟增長5%,實現了平穩增長,請問支撐5%增長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楊思文】這個問題有請高局長回答。
【高偉】感謝您的提問。
縱觀2022年,全市GDP增速連續4個季度保持濟寧市首位,全年增長5.0%,高于全國增速2個百分點,高于全省1.1個百分點,高于濟寧市0.6個百分,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經濟發展韌性不斷增強。主要支撐因素有:
一是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22年,全市三次產業結構6.83:46.63:46.54。與上年同期相比,全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占比分別下降0.05個、0.8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比提高0.94個百分點。全市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經濟運行穩定性持續增強。
二是第一產業穩步增長。全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高于濟寧市0.8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8.6%,拉動GDP增長0.4個百分點。
三是第二產業支撐有力。全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9%,高于濟寧市3.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69.9%,拉動GDP增長3.5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高于GDP增速4.1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72.9%,拉動GDP增長3.7個百分點,仍是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
四是第三產業平穩增長。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21.5%,拉動GDP增長1.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批發和零售業、衛生和社會工作、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金融業是對第三產業貢獻前四位的行業,貢獻率合計達78.9%,拉動服務業增長1.8個百分點,是拉動全市第三產業增長的主要力量。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大眾網】各位領導好,我是大眾網的記者。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保持了兩位數的較快增長,請問工業經濟增長的積極因素有哪些?
【楊思文】這個問題有請高局長回答。
【高偉】謝謝您的提問。
2022年,全市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不動搖,著力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興產業,加大援企穩崗、減稅降費等政策落實力度,全力支持企業渡過難關、平穩發展。
一是重點行業帶動明顯。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業等11個行業大類產值實現兩位數增長,受煤炭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影響,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8.7%,對工業總產值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二是強化運行監測調度。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經濟要穩住、疫情要防住、發展要安全”要求,精準施策,助企紓困,持續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監測預警和分析研判,落實“一對一”幫扶措施,增強企業應對風險挑戰的信心,力促企業穩產增產。
三是工業企業加快成長。建立健全后備企業信息庫,全年月度新增的19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6.5億元,拉動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0個百分點,為全市工業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扎實推進重點項目開工建設,2022年全市88個億元以上工業項目中,建成投產43個,恒信新材料、艾坦姆高端流體控制閥生產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相繼竣工投產,有效夯實工業發展基礎。
總體來看,2022年工業生產總體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展望2023年,隨著疫情影響逐漸減弱,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工業經濟發展趨勢向好。下階段,要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著力補強產業鏈薄弱環節,落實好支持制造業發展的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幫助制造業企業提質升級,推動全市工業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楊思文】再次感謝曹市長的介紹以及高局長的詳細解答,也感謝媒體的關心關注,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還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市統計局,聯系電話:5258810。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進行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