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文】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是2023年鄒城市“與春相約”鄉村旅游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2場——“趕黃河大集·與田黃有期”,我們很高興邀請到田黃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顏康健先生,鎮黨委組織、宣傳、統戰委員劉濤先生,副鎮長王民麗女士,來為我們介紹“趕黃河大集 與田黃有期”鄉村旅游活動的基本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首先,有請顏康健鎮長向大家介紹田黃鎮文旅基本情況。
【顏康健】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最是一年春好處,今天非常高興2023年鄒城市“與春相約”鄉村旅游新聞發布會在田黃召開。首先,我謹代表田黃鎮黨委、政府,對一直以來關心支持田黃發展的新聞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大家參加今天上午的發布會表示誠摯的歡迎!
田黃鎮位于鄒城市東北部,境內山川秀麗,風景宜人,擁有“國家森林公園、省地質公園、省原生態旅游景區”十八盤山,十八趟、小沂河橫貫全鎮,是天然的森林氧吧。鎮域總面積108平方公里,下轄34個行政村,51個自然村,人口4.6萬人。近年來,田黃鎮堅持“以綠為蘊、以紅為色、以水為魂”的理念,圍繞“生態優美宜居鎮、紅色文化特色鎮、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村振興示范鎮”的目標定位,走出了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經。紅色文旅品牌逐漸打響、現代生態農業初具規模、小城鎮建設有序推進、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先后榮獲“山東省旅游強鄉鎮”、“山東省長壽之鄉”、“山東省美麗宜居小鎮”、“濟寧市文化產業特色鄉鎮”等榮譽稱號。今天重點對田黃豐富的自然生態、人文旅游給大家進行推介,并就近年文旅融合發展工作進行簡單介紹。
一是厚植生態優勢,打造內外兼修山水名鎮。田黃鎮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境內大小山頭72座,山地面積占全鎮總面積的63%。境內河湖密布,有小沂河、拐子河、棲峪河等主要河流7條,流域面積76平方公里,小二型以上水庫16座,塘壩64座。擁有“峰巒疊翠的十八盤山”、“迂回曲擇的十八趟大峽谷”,“湖光山色的鹿鳴湖”等生態景點,森林覆蓋率71%以上,山巒疊翠,四季如畫,美不勝收,可以說是“山青水長,詩畫田黃”。田黃鎮主動融入鄒東深呼吸旅游大格局,按照全域旅游化、村莊景區化、節點一體化的思路,重點圍繞十八盤山,十八趟,鹿鳴湖打造美麗鄉村示范片區,覆蓋22個村莊,其中栗子園、顏莊、宋山頭、棗園被評為省級美麗鄉村,林豐村成功列入第三批全省景區化村莊;暢通文旅發展動脈,加快鎮域路網建設,完成鳳凰山至十八盤旅游道路,打通鄒東旅游觀光線路,并先后成功舉辦冬桃采摘節、戶外運動挑戰賽、山地自行車騎行挑戰賽等特色活動,“生態田黃、紅色沃土”的旅游品牌持續叫響。
二是傳承文化基因,煥發千年古韻時代光輝。田黃鎮歷史悠久,有深厚儒家文化底蘊,境內擁有“扳倒井”、“顏母祠”等文化名勝古跡。田黃鎮深挖儒家文化內涵,依托宋家山頭村位于尼山文化片區 核心區域的戰略優勢,積極融入尼山片區 規劃建設 整體布局,圍繞研學、文創定位,探索“儒學治鄉”新模式,打造文化“兩創”示范片區。聚焦鄒東特色古村落的保護與開發,楊家峪村成功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古村落名錄;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成功申報 酸棗芽茶 制作技藝、傳統醬菜制作技藝等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傳統老工藝在新時代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三是賡續紅色血脈,革命精神薪火相傳。田黃鎮是一塊炙熱的“紅色沃土”,紅色是田黃鎮最厚重的底色,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魯南區黨委、魯南一軍分區、鄒縣縣委縣政府等黨政機關先后在田黃駐扎。數萬黨政軍民獨立或配合“山東縱隊”、“一一五師”進行大小戰役100余次,涌現出了孔昭同、聶秀軒、左瑞五、鄭芍桂等一大批抗日救國英雄,在田黃大地上留下了革命的足跡,薪火相傳、生生不息。我們在保護開發上進行了探索與實踐,對紅色文化歷史進行系統梳理,開展“尋找紅色印記、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活動,挖掘紅色文化,先后編撰《田黃革命簡史》、《田黃紅色印記》等紅色書籍。修復打造鄒東革命紀念館、紅旗廣場、小山戰斗紀念碑、瓦曲老縣委舊址、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等紅色教育陣地,將紅色資源與山水生態、美麗鄉村、農業產業融為一體,構建紅色研學、黨性教育、山水休閑、生態養生的全域旅游格局。
四是探尋田黃風味,打造“滋味田黃”特色品牌。田黃鎮物產豐富,人們熱情好客,一直以來我們堅持“厚道鄒東人,實在田黃味”的理念,用生態、綠色的田黃特色美食招待各方賓客。十八盤、鹿鳴湖等景區周邊已經形成了一批各有風味、各具特色的農家樂,蘋果、冬桃、花生、栗子等綠色農產品引人垂涎,田黃就是游鄉村、賞美景、品美食無需遠走的網紅打卡地。近年來,田黃鎮充分發揮地方美食優勢,全力做好“吃在田黃”文章,挖掘出柴炭店蔥油餅制作、田黃燒餅、十八盤農家炒雞烹飪、糊糧食茶等一大批地道美食技藝,推出增新熟食、鞠氏大燒餅、田黃炒笨雞等美食品牌。不斷加強食品產業扶持力度,推進醬文化園及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建設,大力挖掘農業品牌內涵,著力發展小米、冬桃、花椒等農產品精深加工,積極申報綠色食品認證,發揮沃犁詩、群康優選等電商平臺作用,擦亮“滋味田黃”美食品牌。
2023年,田黃鎮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文化“兩創”和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立足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山水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整合鎮域資源,圍繞“美在田黃、樂在田黃、動在田黃、吃在田黃、愛在田黃”五個活動主題,全新推出“趕黃河大集·與田黃有期”系列活動,全力塑造“山水田黃 紅色沃土”文旅品牌,匯聚八方賓客好友,助力田黃社會發展。在此,真誠的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趕黃河大集·與田黃有期”系列活動,攜家人、帶朋友,來田黃踏青、賞花、摘果,探尋儒家文化,賡續紅色血脈,體驗鄒東深呼吸,享受鄉村慢生活。
希望媒體朋友一如既往、繼續關心支持田黃,也期待著通過你們的宣傳報道,在更高層面、更廣范圍講述田黃故事、傳播田黃聲音,傳遞田黃美景、推廣田黃美食,推動田黃工作再上新臺階!謝謝大家!
【楊思文】感謝顏鎮長的介紹。下面進行現場提問,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的媒體名稱,謝謝。
【大眾網】各位領導好,我是大眾網的記者。剛才顏鎮長提到生態優美宜居鎮、紅色文化特色鎮、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村振興示范鎮“四個品牌”,請問田黃鎮下一步將如何去實現呢?
【顏康健】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關注和關心!下面我來回答您的問題。2023年,田黃鎮將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生態、文化和紅色資源優勢,在生態優美宜居鎮、紅色文化特色鎮、鄉村旅游重點鎮、鄉村振興示范鎮“四個品牌”建設上做文章求突破。一是在生態優美宜居鎮打造上,圍繞山水做文章,推進小沂河下游段治理工程,打造8公里的沿河生態水系。依托生態水系,大力實施城鎮品質建設,盤活城鎮開發資源,全速推進萬家康養項目建設,全面拉開生態城鎮發展新格局;加快推進30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進一步暢通內部道路“微循環”;實施鎮駐地綠化改造及景觀節點提升項目,合理布局公共綠地,讓城鎮發展即顏值更有內涵。二是在紅色文化特色鎮營造上,全力推進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設,加快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規劃打造。以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為核心,整合鄒東革命紀念館、小山戰斗紀念碑等紅色景點,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實施紅色文化進校園育人工程,大力弘揚紅色精神,全力打造“點線面”立體化紅色小鎮。三是在鄉村旅游重點鎮建設上,聚焦文旅融合,積極招引國內百強文化產業公司,做精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全力打造十八盤—鹿鳴湖休閑旅游觀光帶;盤活閑置院落,建設精品民宿,積極開發游憩休閑、康養醫療等服務產品,打造特色鄉村休閑新業態。以宋家山頭村整體提升為切入點,推進母愛文化產業基地建設,打造特色鮮明的儒風文化片區,爭創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示范樣板;四是在鄉村振興示范鎮創建上,聚焦產業融合,大力扶持政通、億銘、晟興等養殖企業擴規模、增產能,著力將大張莊養殖園區打造成集規模養殖、畜禽屠宰、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現代畜牧產業園區。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實施農產品“品牌創建”活動,挖掘農業品牌內涵,加快推進冬桃、小米農業地理標識、綠色食品認證,擦亮生態農業金字招牌。
【鄒魯融媒】各位領導好,我是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能否介紹一下田黃在此次“趕黃河大集·與田黃有期”活動中的具體內容?
【王民麗】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關注和關心!下面我來回答您的問題。田黃鎮“趕黃河大集·與田黃有期”活動是圍繞“美在田黃、樂在田黃、動在田黃、吃在田黃、愛在田黃”五個活動主題,全新推出的系列活動。其中,“美在田黃”是依托田黃四季美景,通過組織舉辦“我眼中的田黃”攝影家采風、“走進畫里 遇見田黃”書畫筆會、雅集田黃·詩會百家”詩會,通過活動帶領大家感受感受田黃文化,樂賞田黃風光;“樂在田黃”是通過組織“揮灑青春活力”健步行、“你好,街坊”樂活田黃集、“田心研學伴成長”,感受田黃的風土人情。“動在田黃”是由“綠水青山,暢快騎行”山地騎行賽和“田美人家”廣場舞大賽兩個活動組成,通過活動更好地服務群眾健身和城鎮文旅發展;“吃在田黃”通過舉辦“尋味田黃”美食節,向全社會分享田黃鎮的美味菜肴,邀請大家來品味農家美食,尋找家鄉味道。“愛在田黃”通過舉辦“粽情端午、情系四海”“九九重陽、敬老幸福餐”等活動營造尊老敬老氛圍。通過一系列活動,增強田黃活力,提聚田黃人氣,叫響“鄒東深呼吸、鄉村慢生活”的旅游品牌。
【濟寧日報】各位領導好,我是濟寧日報的記者。剛才聽領導介紹,田黃鎮不僅擁有豐厚的紅色文化資源,還擁有深厚的儒家文化資源,請問能否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劉濤】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關心支持!田黃鎮不僅是一片“紅色沃土”,還有賡續綿長的儒家傳統文化脈絡,轄區內擁有紀念孔子母親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顏母祠,位于宋家山頭村。該村為省級美麗鄉村,緊靠尼山圣境片區,歸于尼山圣境規劃核心區域內,剛才講到村內現有孔子母親祠堂顏母祠三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同時我鎮積極融入尼山圣境片區規劃建設,在宋家山頭村以顏母祠為核心,高標準建設顏母廣場,并規劃在廣場上再塑歷史記載賢母塑像群,打造成以母教文化為主題的文化廣場;對村內古跡扳倒井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利用扳倒井周邊的閑置院落,打造扳倒井歷史文化展陳館,在展陳的同時開發文創產品,并在周邊打造民宿及鄉村體驗館;同時村內顏母山后坡有孔子出生時的紅草坡,傳說是怕傷及孔子,山棗樹上的刺倒長,目前異象生長的山棗樹仍存在,借助傳說故事積極打造游客體驗觀光休閑區,讓來到的游客感受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古今交融,也真誠歡迎各界朋友到宋家山頭村休閑觀光。謝謝。
【新鄒城網】各位領導好,我是新鄒城網站的工作人員。剛才聽領導提到了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能給我們的觀眾朋友詳細介紹下嗎?
【王民麗】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關注和關心!下面我來回答您的問題。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位于全國生態文化村、山東省景區化村莊——田黃鎮林豐村,依托國家3A級景區十八盤山采取軸對稱設計建設,共分為6區4廳,分別是農產品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武裝器械展示區、烽火歲月情景再現區、軍事拓展體驗區、廉政文化區、黨政廳、抗日戰爭廳、解放戰爭廳和軍民魚水廳,計劃投資5000萬元,已投資約2600萬元,占地面積60畝,建筑面積3600平方米,于2016年啟動項目,歷時6年,多方籌措資金建設,迄今初具規模。基地以老照片、文字說明、革命實物、農具、農作物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實再現了1932年至1949年田黃革命乃至整個鄒東革命的歷史,特別是抗戰期間的歷史。同時,展示了具有鄒東特色的農耕文化、鄉土文化元素。十八盤山黨性教育基地全部建成后,將與鄒東革命紀念館、瓦曲老縣委舊址、小山戰斗紀念碑、紅旗雕塑廣場連成片區,形成集黨性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一體的、具有鄒東特色的紅色文化研學游路線,有助于激勵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激發愛國熱情。謝謝。
【鄒城在線】各位領導好,我是鄒城在線網站的工作人員。能給我們的觀眾朋友推介下我們具體的旅游路線嗎?謝謝。
【劉濤】非常感謝記者朋友的關注和關心!下面我來回答您的問題。結合田黃鎮境內生態文化旅游資源,我向各位朋友推薦三條旅游體驗路線:一條是“紅色傳承”旅游線路。從鎮駐地出發,到達全國生態文化村、山東省景區化村莊——林豐村,該村擁有黨性教育基地、云亭井、尼山工委舊址、瞭望臺、公社會場等景點,游客可以在此感受紅色教育、激發愛國熱情,然后到小山戰斗紀念碑、瓦曲老縣委等景點,回顧戰火歲月、緬懷革命先烈。一條是“儒學體驗”旅游線路,沿尼山圣境或者崇尚線到達宋家山頭村進行儒學感悟,體驗母教宏大博愛,聆聽圣賢諄諄教誨。一條是“生態觀光”旅游線路。驅車到達傳統生態村落楊峪村、大峪口村,暢游鄉間小道、呼吸新鮮空氣、體驗傳統技藝、觀賞民俗展演,同時可以在農家樂品味炒笨雞、地鍋油餅、豬頭肉等鄉村美食。總之,相信到了田黃,在這里一定讓您有吃頭、有看頭、有玩頭、有帶頭,活動多多、精彩無限,誠邀各界朋友到山水田黃深呼吸、暢游玩!謝謝。
【楊思文】感謝發布人的解答和媒體的關心關注,由于時間關系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如果還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田黃鎮,聯系電話是5770001。鄒城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春暖花開時,誠摯的邀請大家多到鄒城來、到田黃來走一走、看一看。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請大家按照工作人員指引,開始現場采訪,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