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文】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召開“鄉村振興”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很高興邀請到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馬磊先生,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許秋明先生,團市委宣傳和社會聯絡部部長王雪莉女士,市就業人才中心職業技能鑒定指導部部長郭磊先生,一同為大家介紹全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有請許秋明主任作介紹。
【許秋明】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我市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的關心與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近年來,鄒城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培訓育才、招聘引才、平臺聚才、服務助才,吸引集聚各類人才扎根鄉村干事創業,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強化培訓育才,提升鄉村人才技能。一是大力開展新業態技能培訓。針對農村勞動者年齡結構和生產生活要求,從家政服務、營養配餐、魯菜師傅等專業入手,篩選了一批新業態技能培訓課程。聯合住建、衛生健康等部門,在建筑、托育等需求大量農村勞動者的行業開展從業人員培訓,每年培訓1000人次以上。二是打造農村產業培訓品牌。推行“一縣一項目”食用菌專業培訓,聯合行業優質企業開展了500余人的食用菌種植培訓,帶動了一批種植戶走上致富路。聯合文旅部門在非物質文化傳承、山東手造等領域探索“電商+技能”相結合的培訓模式,為農村技藝傳承提供了保障。三是推行“招生即招工”一體化服務。將12家培訓機構、80余項培訓專業推薦給900家用工企業,鼓勵雙方建立合作,推進“招生、培訓、招工”一體化服務。四是構建企業自主評價、社會化評價、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能力考核為主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目前企業自主評價備案企業16家、技工院校2家,社會化評價機構2家,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平臺。
二、強化招聘引才,提升人才服務質效。一是優化事業單位人才招聘機制。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招聘放寬學歷、專業要求,設立不同類型的定向崗位,為基層人員開辟上升渠道。實施“三支一扶”計劃,招募118 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活動,為基層發展注入活力。二是加強常規招聘力度。積極宣傳樂業鄒魯微信公眾號、鄒城就業網網絡招聘平臺,線上線下招聘活動同步進行,推動用工雙方精準對接。今年以來,舉辦各類招聘活動23場,其中線下招聘21場,網絡招聘會2場,參會單位181家(次),提供就業崗位1.33萬個,達成就業意向1.01萬人。三是打造“鄒魯有約·鄒城-高校人才直通車”校招品牌。今年以來,結合我市產業發展實際和企業需求,相繼在西安、沈陽、濟南舉辦校園招聘活動5場,并在濟南大學建立“燕歸巢”人才工作站,首聘6名校園引才大使,為廣大學子來鄒就業創業提供平臺、搭建橋梁。近年來,我市通過校招、人才夜市等方式持續開展人才交流活動,累計解決企業急需人才1929人,引進重點產業緊缺人才981人、碩士研究生288人,市就業人才中心榮獲“山東—名校人才直通車活動表現突出單位”。
三、強化平臺聚才,激活鄉村人才動力。一是持續引育鄉村“好青年”。選樹鄉村“好青年”2452名,其中成功推選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1名、省級鄉村好青年2名、濟寧市級鄉村好青年25名。創新推出“團聚好青年貸”等金融產品并發起成立扶持基金,通過“貸款支持+貼息扶持”雙優惠,累計發放貸款3200余萬元,節省貸款利息200余萬元。聯合市農商銀行,建設20處“青創服務站”,累計為鄉村好青年貸款授信63戶,授信金額2830萬元,用信金額1431萬元。在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成立“青鳥驛站”13處,推薦75名好青年先后參加20余場創新創業大賽,帶動100余名青年人才自愿返鄉入鄉發展。二是用好鄉村振興繼續教育基地。指導兗礦能源集團員工教育培訓中心獲批濟寧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并依托基地培養培訓高層次、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截至目前,共有2483名專技人員在平臺注冊。三是強化專家服務基地柔性引才。鄒城經濟開發區、科創食用菌研究院、五康軒先后獲批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獲批數量位居濟寧市第一位。近年來,組織開展不同形式的專家服務活動22場次,邀請專家367人,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10項。
四、強化服務助才,優化鄉村人才創業環境。一是不斷優化創業平臺載體建設。目前全市擁有省級創業示范平臺3處,濟寧市級創業示范平臺4處,孵化、培植創業項目729家,帶動就業1.24萬人,累計為各類鄉村人才創業減免場地、水電網費等1000多萬元。二是推進各類創業賽事服務。鼓勵各類人才積極參與省市縣不同層次的創新創業大賽,搭建創業交流平臺,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引領更多返鄉優秀人才投入創業隊伍。去年以來,1人榮獲“創業齊魯”第六屆“山東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1人被省政府授予“山東省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獎”;兩位青年創業者入選2022年度濟寧市“大學生十大創業之星”;兗礦硅碳負極項目和兗礦清湖項目在濟寧市第六屆創業大賽中分別獲得制造業項目賽二等獎和鄉村振興專項賽二等獎。三是提升創業政策精準服務水平。創新政策宣傳方式,依托樂業鄒魯微信視頻號錄制“短、平、快”的創業政策推廣小視頻,當日瀏覽量達1700人次,進一步提高了創業服務政策知曉度。去年以來,我市共發放1170筆、2.06億元創業擔保貸款,其中農村自主創業農民986筆、1.25億元,有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市鄉村振興人才專班將在人才引育、創業扶持等方面精準發力、持續發力,努力為鄉村振興貢獻人才力量。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
【楊思文】感謝許主任的介紹。下面進行現場提問,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名稱,謝謝。
【濟寧日報】各位領導好,我是濟寧日報的記者。剛才領導介紹中提到了我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方面取得的成效,能簡要介紹一下我市對于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的經驗做法及推進方向嗎?
【楊思文】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馬磊主任回答。
【馬磊】您好,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按照職業培訓的相關規定,符合條件的城鄉勞動者參加職業培訓,可以申請享受職業培訓補貼,受眾群體主要包括脫貧享受政策勞動力及家庭子女、畢業離校2年內未就業全日制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畢業學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高等院校在校生、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以及即將刑滿釋放人員、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在職職工等,除企業在職職工外,每人每年(或在校期間)均可享受3次職業培訓補貼,同一工種同一等級一年內不重復享受。
職業培訓補貼的標準根據培訓后獲得證書的等級確定,按照初級不超過1000元、中級不超過1500元、高級不超過2000元和創業培訓1000元標準給予補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企業新型學徒制、技師(高級技師)培訓的在職職工,培訓補貼標準按照企業支付給培訓機構培訓費用的60%確定,技師(高級技師)可上升到80%,此類培訓補貼原則上控制在4000-6000元之間。
職業培訓補貼可以通過三種方式申請,一是由勞動者本人向人社部門報送相關的證明材料和結業證書申請,二是勞動者委托培訓機構,提供相關的證明材料、結業證書及培訓收費票據,由機構代領職業培訓補貼,三是企業在職職工參加培訓的,由職工本人或企業向人社部門提交申請。人社部門受理、審核上述申請后,將培訓補貼分渠道支付給勞動者個人銀行賬戶或代領培訓機構、企業在銀行開立的基本賬戶。目前,我市備案開展職業培訓的機構有12家,提供計算機、建筑施工、電商直播、家政服務、保育托育、中西式面點、魯菜師傅等80余個專業。上述內容,大家可以在“樂業鄒魯”微信公眾號“政策清單”“我要學技能”的菜單中查詢使用。
我們將持續圍繞城鄉失業、未就業、困難人員等各類群體就業,做好職業培訓服務,以職業培訓補貼為抓手,全面開展勞動者和企業技能培訓。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楊思文】請繼續提問。
【鄒魯融媒】我是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剛才提到了鄉村好青年的相關做法與成效,為我市鄉村人才振興注入了青春活力,請問對于鄉村好青年我們有哪些賦能培育措施?
【楊思文】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王雪莉部長回答。
【王雪莉】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近年來,為助力鄉村振興,團市委在全市范圍選樹了2452名鄉村好青年,打造“1234”賦能模式,為鄉村好青年提供精準服務。
“1”是一項金融“賦能”,注入發展活力。針對好青年缺少發展資金的問題,我們與市農商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共同推廣“團聚惠青包”“鄉村好青年貸”等金融產品,形成“團銀”聯動機制,在簡化審批手續、降低貸款利率方面為鄉村好青年開通綠色通道。“2”是兩線培訓“賦能”,增長發展本領。一方面,聯合市農業農村局,將“好青年”培訓納入全市高素質農民培訓主體班次,摸底好青年農業培訓需求,分批分類開展定向專題培訓;另一方面,依托“團屬資源”開展結對指導,充分利用山東省智能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院青年人才加速器、魯南電商產業園等青年產業基地,每年圍繞智慧農業、電商銷售等領域差異化培訓500人以上。“3”是三個平臺“賦能”,形成發展合力。一是打造宣傳平臺強引領。在《中國青年報》《中國共青團雜志》《大眾日報》等媒體宣傳“好青年”典型做法;開展鄉村好青年宣傳月活動,在微信平臺推廣“微視頻+創業故事+產品推介”好青年創業故事50余篇。二是打造交流平臺強協作。成立鄒城市鄉村好青年聯盟,打通鄉村好青年群體之間、好青年與政策之間的渠道;打造20處“青創服務站”、18處“青年之家”,免費為創業好青年提供場地服務等;創新開展“青春周末市集”活動,依托16個鎮街鄉村旅游點、采摘點、網紅打卡地等,聚焦“公益、產品、人才”三個維度,設置“青春周末市集”攤點16處,為鄉村好青年免費提供“周末”街頭攤位,打通青年投身鄉村振興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打造產業平臺強發展。依托鄒城市青年企業家協會,橫向建立同類型產業互助聯盟,縱向建立上下游產業供銷鏈條,實現“好青年”間互學互助、抱團發展。“4”是四項政策“賦能”,拓寬好青年發展路徑。聚焦拓寬好青年政治進步空間,推動4項政策落實落地。一是在村“兩委”換屆選舉中,推動130名“鄉村好青年”進入村“兩委”班子和后備干部庫。二是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鄉村好青年入黨。三是擇優推薦選拔鄒城市級及以上鄉村好青年擔任鎮街團委掛兼職副書記。四是積極推薦鄉村好青年參評各類榮譽典型。通過“1234”賦能模式,做好對鄉村青年的“選、引、育、管、用”五篇文章,助力鄉村振興。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楊思文】請繼續提問。
【鄒城在線】各位領導好,我是鄒城在線網站的工作人員。剛才在介紹中提到了我市多元化技能人才評價,能簡要介紹一下我市多元化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開展情況嗎?
【楊思文】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郭磊部長回答。
【郭磊】好的,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我市技能人才評價工作主要有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社會化評價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四種評價方式。
1.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是面向我市規模以上企業在職職工開展的,依據國家職業技能標準、行業企業工種崗位評價規范,根據企業生產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需要,對在崗職工進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截至目前,我市已備案自主評價企業16家,涉及化工總控工、儀器儀表維修工、物業管理員等38個(職業)工種。自2020年企業自主評價全面開展以來,累計評價產生1575名技能人才,其中高級工以上1430人。企業自主評價讓企業可以自主評聘技能人才,發放相應的技能證書。把技能人才的評價權放給企業,用什么人、水平怎么樣,真正讓企業說了算。
2.學生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是面向技工院校的學生開展。我市已備案山東兗礦技師學院和鄒城高級職業技術學校2家技工院校。目前我市已有2297名學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3.社會化評價是由人社部門備案的社會培訓評價組織,根據市場和就業的需要,面向全體勞動者開展。堅持客觀、公正、科學、規范的原則,認定結果要經得起市場考驗、為社會廣泛認可。目前我市已備案社會培訓評價組織2家。山東兗礦技師學院備案車工、電工、鉗工、汽車維修工,清華園職業培訓學校備案公共營養師、保育師、中式烹調師,我市共7個職業(工種)面向社會開展評價。下一步將根據我市緊缺工種的需求增加備案工種,拓寬社會評價覆蓋面。
4.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專項職業能力考核工作圍繞孟府菜、川味面、食用菌栽培、鄒城炒笨雞等100個職業能力項目開展專項能力考核,促進我市地方特色經濟的發展。
各類用人單位和個人如有需要,也可以撥打電話5373656咨詢。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楊思文】感謝各位發布人的解答以及媒體記者們的關心關注,由于時間關系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如果還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聯系電話是5212352。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進行到這里,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