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近年來,鄒城市始終堅持“工業強市、產業興市”不動搖,深入實施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創新性地開展了“助企攀登”活動,全市制造業發展勢頭持續向好。今天,我們召開“助企攀登”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很高興邀請到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要負責人徐振龍先生,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志強先生,一同為大家介紹“助企攀登”工作開展情況,并回答媒體記者的提問。
首先,有請徐振龍同志為我們介紹2022年全市“助企攀登”工作總體情況。
【徐振龍】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謝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我市工業和制造業發展工作的關心和支持。很榮幸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市2022年度“助企攀登”的工作情況。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鄒城市工業發展指揮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及二十大精神,堅持以建設重大項目、打造專業園區為抓手,大力實施骨干企業攀高工程。2022年,全市攀登企業共實現營收645.4億元,增幅23.5%、高于全市制造業增幅12.9個百分點。鄒城市成功入選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成效明顯縣,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先進縣,獲批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位列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第56位、制造業百強縣(市)第68位、創新百強縣(市)第87位,開創了制造強市建設新局面,為打造“京滬廊道先進制造集聚區”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統籌要素保障,全力破解發展瓶頸
堅持全市上下“一盤棋”,聚焦政策支撐、科技賦能、土地保障,全面助企紓難解困。一是下沉一線摸實情。結合政策宣講、運行調查,開展干部大走訪、大調研活動,找清企業發展、項目建設面臨的堵點卡點,動態調整問題清單,全盤“兜清”企業的問題訴求。二是部門聯動抓落實。統領工信、科技、招商、金融等領域工作,聯合研判、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把工作觸角延伸到項目評審、手續辦理、研發投入、上市輔導等各個環節,對恒信50萬噸乙醇、針狀焦、兗礦能源智慧制造產業園、艾坦姆流體等重點項目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指導服務,聚力將指揮部構建成為全市的要素保障中樞、項目推進中樞和企業服務中樞。三是專項督辦保實效。對于重點企業、重大項目、重要事項,由指揮長嚴格按照時間節點現場督辦,推動問題辦結到位。2022年,共為攀登企業協調辦理貸款3000萬元,成功推動(落陵春輝)企業新上共享加工中心項目,有力提升了全市精深加工的產能和水平;為攀登企業珞石科技建設專業園區50余畝,助力打造全省最大的工業協作機器人生產基地。
二、加速項目建設,夯實攀登進階支撐
把重點項目建設作為企業攀登、產業壯大的著力點,圍繞全市總投資500萬元以上的105個工業項目,逐個制定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掛圖作戰、專班推進,召開兗礦能源智慧制造產業園、泰玻新材料等重點項目專題推進會50余次,助推項目加速建設。2022年,成功推動34個項目建成投產、37個項目竣工試生產。在“生產換線”上,引導企業淘汰落后設備,實施泰山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冷修改造、天成新材料窯爐大修、恒發食用菌生產線改造等27個項目,新增無堿玻纖12萬噸、高性能玻纖紗1.5萬噸、食用菌1萬噸。在“機器換人”上,引導企業全面推進自動化改造。實施東華重工油缸及零部件自動化生產線、珞石數字化智能制造車間等15個項目,推動液壓支架油缸粉末涂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了“機器人裝配機器人”等。在“設備換芯”上,引導企業優化升級關鍵設備。實施安泰鑄造生產線智能化技術改造提升、落陵春輝電液換向閥等23個項目,改變了傳統鑄造業生產模式、擴大了礦用裝備零部件的產能規模。在“數據上云”上,引導企業開展兩化融合。先后實施恒信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園數據中心、天河科技精益管理與數字化改造等7個項目,成功推動兗礦輕合金、天河科技、金鼎實業等5家企業入選山東省DCMM貫標試點企業。
三、強化政策宣貫,構建優良營商環境
我們充分發揮惠企政策引導激勵作用,全力做好宣傳、爭取及落實工作,推動企業最大化地享受政策紅利。一是強化政策宣傳指導。我們組織召開《山東省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解讀、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專題培訓班等一系列的政策宣傳、培訓會議10余場次,編制發放《惠企政策解讀匯編》300余冊,確保精準對接。同時,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的信息宣傳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進行惠企政策的宣貫,持續擴大政策覆蓋面和影響力。二是積極開展對上爭取。進一步加強對上溝通聯系,確保上級政策最先了解、項目信息充分掌握、申報材料及時提交,力爭政策最優化、資金最大化。2022年,共對上爭取政策170余項、資金37億元,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87家、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123家,先后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瞪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6家,共有42個項目納入省和濟寧市重大項目盤子,鄒城市礦山裝備智造產業集群也成功入選2022年度山東省的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三是持續強化政策激勵。我們制定出臺《關于加快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扶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鼓勵創新創優、引導入園發展、擴大對外合作等方面予以扶持,為全市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大家!
【李冰】感謝介紹,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謝謝。
【大眾網】各位領導好,我是大眾網的記者。從剛才的介紹中可以看出,鄒城“助企攀登”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制造業發展勢頭迅猛。那么請問,今年以來,市工業發展指揮部是如何推進“助企攀登”工作的?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呢?
【李冰】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林志強局長回答。
【林志強】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下面,我來向各位介紹下今年以來“助企攀登”的工作情況。
一是堅持高位推進,攻堅強企培育。今年以來,市工業發展指揮部聚焦恒信集團、兗礦能源智慧制造產業園、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等,成立9個專項推進專班,集中力量攻堅重點企業、項目。圍繞主導產業培育,成立5個產業集群發展專班,由投促、經開區、工信、發改、科技部門主要負責人任主任,在招大引強、園區建設、數字賦能、對上爭取、科技創新等方面一體推進。1-4月份,開展現場企業辦公30余次,推動攀登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30.5億元,同比增長12.4%。
二是強化跟蹤辦理,加速項目建設。對技改、新上、數字化改造等5類80個攀登項目堅持精準施策,在技術服務、融資推介等方面靶向發力,在手續辦理、要素保障等關鍵環節明確專人專職駐點負責,動態反饋進展,及時幫辦代辦。今年以來,80個項目完成投資30.9億元,其中3個項目竣工投產,49個項目提前開工建設。
三是突出企業主體,深化創新創優。緊盯專利申報、新產品研發、數字化改造等關鍵環節,組織工信、發改、科技等部門集中赴企、精準對接,制定個性化創優方案,申報全流程靠上指導。今年以來,兗礦輕合金、浩威新能源等10家攀登企業成功爭創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奔騰漆業成功爭創國家級綠色工廠,艾坦姆流體、新寶龍、恒信新材料等30家企業入選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優質企業隊伍不斷地壯大。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
【李冰】謝謝,請繼續提問。
【鄒魯融媒】各位領導好,我是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那么請問,今年市工業發展指揮部在推動制造強市建設方面,都有哪些重點工作計劃呢?
【李冰】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徐振龍同志來回答。
【徐振龍】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
今年,市工業發展指揮部將聚力攻堅六大“百億板塊”,培育兩大“千億產業”,加快推進全市制造業規模總量、創新能力、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四個躍升”。
一是狠抓“助企攀登”,推動規模總量全面躍升。我們將把助企攀登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位戰略,全力以赴穩運行、推項目,厚植制造業發展新優勢。在企業培育方面,圍繞今年確定的重點攀登企業,密切關注產品價格、用電量等先行指標,每旬開展全市工業用電量分析,結合產值、營收、利潤等月度指標分析,精準研判發展形勢,對于出現的異常及時與企業進行溝通,靠上服務,切實做到“無事不擾、難時出手、有求必應”。在項目建設方面,我們將加速推動恒信生物可降解塑料、50萬噸乙醇、艾坦姆合金新材料數字化工廠等總投資351億元的80個重點項目加速推進,確保34個項目年內建成投產。
二是聚力延鏈補鏈,推動產業集群加速躍升。我們將聚焦全市13條產業鏈,定期分析研判、挖掘優勢產品、謀劃項目配套,聚力打造兗礦能源智慧制造產業園、濟寧能源精密制造產業園、濟寧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魯抗醫藥基地、泰山玻纖產業基地、中心機電產業園這六大“百億板塊”,培育恒信千億企業,推動形成高端化工、高端裝備制造兩大“千億產業”。整合全市招商力量,組建六個招商分隊駐點深蹲,匯聚行業協會、異地商會、招商中介、展會論壇等社會平臺資源,強化對招商人員的技能培訓,推動形成專業招商、社會招商“雙翼齊飛”格局。聚焦駐鄒央企國企,國機集團、中化學集團、中車集團等在談央企國企重點項目,精準對接,全力招引產業鏈上項目。
三是深化惠企服務,推動產業生態持續躍升。我們將樹牢“服務企業就是服務發展”理念,全力強化要素保障,助力企業攀登攀高。緊盯中央省市激勵工業創新發展、惠企紓困各項政策,結合我市實際,研究梳理形成重點事項爭取清單,積極對上協調,力爭更多的要素、更多的資源注入我市,確保企業最大程度享受到政策紅利,推動10個以上的重點項目納入省市重點扶持盤子,引導資本、技術、人才等資源集中。借助濟寧《“濟品濟用”優質產品推介目錄》,制作優勢產品推介專欄,構建產品、技術互聯互通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四是突出科技引領,推動創新能力穩步躍升。深入實施科技型企業三年“雙倍增”行動,年內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0家以上、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0家以上。深化產學研合作,完善企業技術需求、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兩張圖譜”,加強與上海交大、中科院青島能源所等大院大所合作,推動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35億元。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加快省技術轉移先進縣(市、區)建設,重點支持山能集團爭創全國重點實驗室,支持榮信集團、奔騰漆業等企業申報省重點研發計劃,爭取承擔省級的科技計劃項目12項。
這個問題我就回答到這里,謝謝大家!
【李冰】感謝兩位發布人的解答和媒體記者朋友的關心關注,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如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市工業發展指揮部,聯系電話:5117007。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