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_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_精品一区91_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張莊鎮首屆甘薯文化節新聞發布會

合照.jpg

楊思文】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張莊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劉廣紅女士,張莊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楊豐慧女士,張莊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王長東先生,共同為大家介紹2023年“鄉村好時節·LETS·購”促消費主題活動暨鄒城市張莊鎮首屆甘薯文化節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有請楊鎮長為大家作介紹

楊豐慧.jpg

楊豐慧】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張莊鎮黨委政府,向出席今天活動的各位來賓、新聞記者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大家對張莊鎮的關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由我向大家簡單介紹張莊鎮基本情況、甘薯產業發展情況以及首屆甘薯文化節籌備情況

張莊鎮位于鄒城市東部,距市區25公里,轄43個行政村,含74個自然村,7.4萬人,總面積180平方公里。歷史文化悠久,交通區位優越,自然風光秀美,生態環境良好,素有佛山林海、綠色張莊之稱,魯西南第一高峰、國家AAA風景區鳳凰山和唐代石窟大佛坐落于此。近年來,張莊鎮以爭先進位和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守底線、抓發展、惠民生為主線,按照三區同建、四鏈協同發展、五大園區同步建設345發展思路重點在經濟發展、和美鄉村、民生福祉、現代農業、農文旅融合等重點領域實現新突破、樹立新形象先后榮獲全國思想政治建設先進單位、山東省旅游強鄉鎮、山東省環境優美鎮、山東省生態鄉鎮、山東省園林鄉鎮、山東省旅游示范鎮、省級文明鎮、山東省省級農業強鄉鎮等稱號。

張莊鎮立足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甘薯產業為主抓手和突破口,加強科技支撐,優化品種結構,延伸產業鏈條,強化品牌引領,積極引導農戶開展甘薯種植,帶動農戶增收致富,通過造鏈、補鏈、延鏈、強鏈,形成了集“種苗繁育、綠色種植、保鮮儲存、產品深加工”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促進甘薯特色產業高質高效發展,助推鄉村產業振興提檔升級。一是優質甘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我們立足當地獨特的小氣候和適宜的土壤環境,大力發展優質甘薯種植,所產的甘薯具有甜、糯、香、潤等獨特口感,全鎮共種植優質甘薯6萬畝,年產值達2億元以上發展優質育苗基地近千畝,輻射帶動全市甘薯種植面積20余萬畝,年產甘薯50萬噸以上,其中僅張莊鎮年產甘薯15萬噸以上。2016年張莊鎮參加的全國甘薯高產競賽,經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專家組驗收,達到畝產甘薯5629.10公斤,創全國甘薯單產第一的好成績二是優質甘薯品種豐富。我們積極引導合作社、種植大戶與省科研院積極對接,不斷更新培育新品種,目前種植的優質鮮食甘薯主要包括浙薯13、濟薯21、濟薯26、普薯32、浙紫1號、紫羅蘭、煙薯25、濟薯294大類8個品種,分紅、黃、白、紫多種顏色,不僅可以食用,用于菜品點綴、食品調色,且富含硒等多種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營養和保健價值,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三是優質甘薯全產業鏈發展初步形成。目前張莊鎮各類甘薯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達10余家,基本形成了甘薯育苗、種植、銷售一體化模式。以靈豐薯業為代表的種植專業合作社,線下甘薯年交易量1億斤以上,線上日銷售鮮食甘薯3萬單,并建有大容量下沉式冷庫,年產值近2億元;矬草峪村為代表的甘薯貯藏專業村,發展地窖貯藏1000余個,貯存10鮮薯,基本實現了當地甘薯一季生產周年供應,提高群眾生產收益的同時,延長了甘薯從種到收貯藏延期銷售的產業鏈條。

為進一步提升甘薯品牌影響力,我們將在923日在鄒城市張莊鎮東卞莊村甘薯文化廣場舉行張莊鎮首屆甘薯文化節。本次活動以“慶豐收 促和美”為主題,突出農民主體、農業主線、農村主場,秉承慶祝豐收、弘揚文化、振興鄉村宗旨,帶動種植戶共慶豐收、共享喜悅、傳遞幸福,促進甘薯產業集群發展。

917日,我們開展了甘薯評選活動,共有40余名甘薯種植戶帶來的5種甘薯參與了評選,共評選出健康薯苗繁育大王: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1名;評選出單株薯王: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評選出好吃甘薯: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923日甘薯文化節開幕式當天,將進行頒獎儀式。

同時,我們還將舉行脫毒甘薯種苗繁育及水肥一體化生產技術培訓暨現場觀摩會,邀請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山東省薯類產業技術體系、濟寧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專家和省內部分甘薯種植大戶鄒城及周邊縣市甘薯生產(加工)企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及技術員一同參加此次活動,屆時業內人士將歡聚一堂、各抒己見,并圍繞甘薯育苗、栽培、儲藏和產品加工、研發等方面進行了深入交流研討,共同為甘薯產業的現狀及產業發展出謀獻策。

除了上述兩項活動之外,還將進行最美張莊人頒獎儀式,對在自覺遵守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在助人為樂、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幾個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進行表彰,讓群眾在感受豐收喜悅之情之際,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讓群眾形成學習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的社會新風尚

屆時歡迎各位記者朋友到現場感受活動氛圍,也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加。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楊思文感謝楊鎮長的介紹下面進行現場提問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的名稱,謝謝!

新鄒城各位領導好,我是新鄒城網站的工作人員。張莊鎮作為鄒城市乃至濟寧市甘薯產業大鎮,我們是如何支持甘薯產業發展的?

楊思文這個問題有請王主任回答

王長東.jpg

王長東】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近年來,張莊鎮緊緊圍繞櫻紅薯香這一金字招牌,充分發揮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品牌帶動作用,通過品種改良、技術革新、鏈條延展,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持續壯大甘薯產業發展。一是與科研院所建立良好的關系。近年來,我們積極與山東省農科院、濟寧農科院合作在張莊鎮開展甘薯實驗基地建設,開展甘薯測產測質測效,通過多年的甘薯實驗種植,成功選取、篩選出一批優質高產且市場前景廣的適合鎮種植的脫毒甘薯種苗如濟薯26、濟薯25、西瓜紅等品種,促進了甘薯的大豐收。截至目前,經甘薯基地試驗篩選后推廣使用的甘薯新品種50余種,每畝增產可達到1500-2000斤,經濟效益提升30%-40%二是加大脫毒甘薯育苗推廣力度。受甘薯種植品種老化影響造成甘薯產量的下降群眾生活收入的下降近年來在省農科院、濟寧農科院的支持下大力發展脫毒甘薯種苗培育,推動了以靈豐薯業為主甘薯育苗基地的建設,目前全鎮脫毒甘薯種苗繁育基地近千畝,脫毒種苗訂單突破一億株,實現了對鄒東種植甘薯的更新換代,并且受甘薯種植存在地域之間的差異,我們巧打時間差,在保障本地脫毒甘薯種苗種植的基礎上銷往陜西、廣東、安徽等地,銷售時長達67個月,實現了脫毒種苗利潤的最大化。三是支持甘薯新技術推廣應用。我們積極開展地膜覆蓋、水肥一體化、腐殖酸高鉀復合肥推廣應用、病蟲害綠色防控、配方施肥等提質增效技術的試驗和推廣工作并給予一定的補助,激勵農戶擴大甘薯種植規模,拓寬增收致富渠道。我們打造了張小薯特色品牌,通過打造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積極推動甘薯綠色高質高效發展,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升,今年新通過了張莊甘薯綠色食品認證。四是延長甘薯產業鏈條。我們積極發展甘薯深加工產業,目前研發出的甘薯果脯、地瓜梗、地瓜葉等全產業鏈健康食品已銷往上海、北京、沈陽等大中城市,其中地瓜梗、地瓜葉通過脫水烘干,已銷往韓國。同時,張莊甘薯通過窖藏,可儲存到次年五一前后。常年張莊鎮窖藏甘薯儲存量有1萬噸以上,待到春節后上市,價格比甘薯集中上市價格時每斤增加1元左右,可以說甘薯產業目前已成為全鎮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

下一步,張莊鎮將以本次活動為契機,建立健全甘薯產業發展體系,加強甘薯全鏈條發展,做大做強甘薯品牌;借助鄉村振興政策紅利,充分利用多種優勢,多元發力,把“小甘薯”做成“大產業”。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大家。

鄒魯融媒】各位領導好,我是鄒魯融媒記者。聽介紹,已經在917日開展了甘薯評選,評選標準是什么

楊思文這個問題有請楊鎮長回答

楊豐慧感謝您的提問。

此次甘薯評比活動我們共設置3個比賽

第一個比賽是健康薯苗繁育大王。由于育苗時間已過,我們無法現場展示薯苗,但是根據前期上報的表格,我們將對照育苗數量、有無投訴以及薯苗質量三項指標,組織人員進行了現場查看比較,評出了一、二、三等獎各1名。

第二個比賽是單株薯王擂臺賽。我們主要是評比鮮食型甘薯,以重量和商品性為依據,單株產量5斤以上,評選重量和商品性分值各占50%,單棵重量最高50分,其余按比值得分;商品性分值50分,按外觀品相(20分)、薯塊整齊度(20分),結薯集中度(10分)“單株薯王”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3名。

第三個比賽是好吃甘薯大獎賽。我們將參與比賽的甘薯進行編號,對其進行蒸煮、烤制,邀請評委、群眾進行品嘗,填寫得分表,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大家。

濟寧日報】各位領導好,我是濟寧日報記者。聽介紹此次活動我們將對最美張莊人進行頒獎,那近年來,張莊鎮是如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呢?

楊思文這個問題有請劉委員回答

劉廣紅.jpg

劉廣紅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近年來,張莊鎮堅持“以文鑄魂、以文化人、以文興業”,以提升廣大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為服務宗旨,不斷創新文體活動內容和形式,豐富群眾文體生活、滿足群眾文體需求,為廣大群眾樹立發展信心、振奮精神奠定堅實基礎,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一是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近年來,張莊鎮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諧友愛的鄉風文明,增建完善健身器材、活動廣場等文化體育設施,增強全民體質,切實打造了一批滿足群眾需求的文體惠民空間,累計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43處,創新打造8個“種文化創生活”文旅融合小院,新建高標準鎮級全民健身中心1處。二是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讓群眾在家門口盡享文化盛宴。我們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陣地為載體,著眼五為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重點對象,以志愿服務為形式,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策劃開展了“春節送溫暖、春聯活動“我們的節日-端午節敬老孝老活動”“唱享國學經典詞,唱響張莊主旋律”“雛鷹課堂”“青春高歌音樂會”等活動,累計參與人突破11000余人次;積極組織太極拳、廣場舞培訓,邀請太極拳教練到我鎮現場培訓,培訓學員200多人次,成功舉辦四屆廣場舞大賽,申報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8個,市級非遺工坊1個。三是不斷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模式,讓演出更加有溫度貼地氣。為滿足群眾越來越多的需求方式,我們立足于當前張莊鎮實際,積極用好志愿者、網格員、公益崗等隊伍,運用微信群轉發、發放宣傳頁等形式大力宣傳各類精彩紛呈的活動,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評選活動,通過定期舉辦道德大講堂,宣傳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有力促進了鄉村文明建設。我們積極開展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活動,將文化惠民演出地點設置在庭院胡同,讓群眾和老年人足不出戶就可以聽上戲。今年以來,共開展送戲下鄉86場、送電影下鄉260場、切實提高了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大家。

楊思文感謝各位發布人的解答以及媒體的關心關注,時間的關系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如果還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張莊鎮人民政府,聯系電話5710001在這里誠摯地邀請媒體朋友們屆時參加張莊鎮首屆甘薯文化節。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添加時間:2023-09-19 15:32: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阜市| 重庆市| 屯昌县| 铅山县| 上饶县| 梁河县| 怀化市| 横山县| 加查县| 汾阳市| 桐乡市| 咸阳市| 乳源| 金湖县| 吴江市| 隆安县| 许昌县| 荔波县| 大冶市| 营山县| 宜川县| 开江县| 遵义县| 永兴县| 铁岭县| 页游| 新蔡县| 安康市| 高邑县| 万荣县| 景洪市| 栖霞市| 汝南县| 开平市| 长岛县| 靖江市| 微山县| 高碑店市| 荆州市| 常山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