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文】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我們召開“鄒城答卷2023”主題 系列新聞發布會第7場,很高興邀請到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高勝先生,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市文化旅游公共服務中心主任王志強先生,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保勇先生,請他們共同為大家介紹2023年鄒城市文旅部門取得的工作成效,并回答大家感興趣的問題。
首先,有請高局長作整體介紹,有請。
【高勝】2023年,鄒城市文化旅游工作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打造文化“兩創”新高地奮斗目標,持續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多項工作中實現了爭一流、爭第一、爭唯一,在文旅融入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新作為、新能量、新擔當。
一是文旅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出臺《鄒城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鄒城市“文化旅游爭先創優突破年”實施方案》。突出文旅大項目帶動作用,建設孟苑、兩孟歷史街區、伏羲文化產業園、太平國家濕地公園等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出臺《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費的政策措施》,圍繞“惠游鄒城”、“智游鄒城”等八大主題,推出文旅惠民消費主題活動,累計發放文旅惠民消費券585萬元,刺激文旅消費復蘇回暖。我市成功入選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省文旅康養強縣、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工作督查激勵名單,全省共10個縣市區入選,是2023年度濟寧市唯一入選縣市區。
二是文旅賦能鄉村振興展現新動力。實施“個十百千萬”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計劃,打造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鄒城樣板。持續打造“鄒東深呼吸”旅游品牌,指導創建全省精品文旅名鎮1個、全省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全省景區化村莊4個、省級體育旅游示范基地1處;持續提升“孟子修學游”旅游品牌,開發跟著孟子去研學、重走孟母三遷路等研學線路10條,打造“開筆禮”“成人禮”等傳統文化體驗項目24項,《大力推動“孟子修學游”品牌發展》入選山東省研學旅游創新案例。康王谷景區通過4A級景區景觀評審,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的名片進一步擦亮,“鄒東深呼吸 賞花爛漫時”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路線,“‘美麗儒風路’帶火‘鄒東深呼吸’”入選省旅游公共服務典型案例。
三是文物保護利用展現新活力。文物保護利用實現“國”字號突破,邾國故城考古被評為“考古中國”重大考古新發現,我市10通(方)碑刻石刻入選全國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8個文保項目獲國家及省級立項,上九山建筑群活化利用項目入選首批省文物建筑活化利用十佳案例。實施鄒城市文物安全天網工程,孟廟孟府景區、鄒城博物館獲評2022年度十二星平安景區。推進博物館提檔升級,在全國第六次博物館運行評估工作中獲得“優秀”等次,是全省三級博物館中唯一獲評優秀的博物館。
四是文藝精品創作展現新作為。創作禮樂劇《舍生取義》、廉政文化劇目《官箴新語》、舞蹈作品《唱支山歌給黨聽》。兒童劇《追“孟”之路》獲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扶持,是2023年全國唯一有兒童劇入選的縣市區,目前已在煙臺、沈陽、哈爾濱等10個城市巡演。實施“孟子鄉音 振興鄉村”村歌行動計劃,在全省率先啟動村歌行動,創作完成村歌80余首,相關做法被文化和旅游部宣傳推廣。
五是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展現新品質。圖書館獲評山東省最美書院,繼續被評為“國家一級圖書館”,文化館被認定為孟母教子傳說、嗩吶藝術、陰陽板等3個國家級非遺項目保護單位。打造省級標準化智慧化“城鄉書房”3處,城市社區“孟子書房”示范點20個,鎮村“鄉村書房”示范點10個,市文旅局獲得“新時代鄉村閱讀季”優秀推廣單位,入選省委宣傳部《農家書屋創新示范工作優秀案例》。國家非遺展覽展示中心齊魯(鄒城)基地非遺展館、伏羲·陶文化傳承基地入選山東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實施“孟子鄉音”文化惠民“百千萬”工程,開展戲曲進校園演出130場次、送戲下鄉演出3656場次、公益電影放映7089場次,開展文藝匯演、“四季村晚”、公益培訓、全民廣場舞大賽、合唱展演等群眾性文化活動10255場次,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六、文旅市場保障展現新氣象。開展文化娛樂、出版、廣電、旅游等市場專項整治行動20余次,查處違法經營案件57起。看莊鎮土山洼村入選第七批全省“掃黃打非”進基層示范點。市文物局、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獲得全國文物行政執法優秀案例辦案單位。全市文旅市場管理、安全生產和“掃黃打非”工作保障有力,市場秩序整體規范,發展活力迅速回升。
新的一年,市文化和旅游局將繼續保持趕考狀態,奮發圖強、開拓創新,以新的面貌、新的擔當、新的作為,為全市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楊思文】感謝高局長的介紹,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名稱,謝謝!有請。
【濟寧日報】各位領導好,我是濟寧日報的記者。剛才,聽高局長提到鄒城市獲評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和文旅康養強縣,請介紹下創建情況?謝謝!
【楊思文】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高局長回答。
【高勝】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剛才提到的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省文旅康養強縣這兩項榮譽,是對鄒城文旅產業發展成效的綜合考核、綜合評價。2023年,山東省政府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啟動2022年度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工作督查激勵評選工作,對文化和旅游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文化和旅游消費提質擴容成效顯著、產業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完善的10個縣市區納入省委、省政府督查激勵名單,在國家級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5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文化產業示范園區、旅游休閑街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推薦、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縣創建等方面予以優先支持。鄒城等10個縣市區從全省31家申報單位中脫穎而出,獲得“2022年山東省文化和旅游產業先進縣”,是濟寧市唯一入選的縣市區。當前,我們正積極推進5A級景區先導性項目的規劃工作,整合嶧山、“兩孟”、孟苑片區一體發展,這項榮譽對我們創建5A級景區注入了強勁的信心。
2022年度山東省文旅康養強縣的評選,按照縣級申請、市級推薦、省級評價的程序,擬定10個縣(市、區)為2022年度山東省文旅康養強縣,鄒城市再次獲評。省級財政將對全省入選的10個文旅康養強縣給予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在創建過程中,市文旅局聯合市衛健局、市財政局等部門,形成強有力的協同推進機制。
在高標準規劃方面。編制《鄒城市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總體規劃》,拉開全市文旅康養產業發展的框架。在規劃建設、政策保障、財政投入、市場規范、人才培育等方面給予了充分支持和保障,完善文旅康養產業體系,融合本地優質資源進行深度開發,豐富文旅康養融合產品供給,積極推動文旅康養品牌化發展。
在整合特色資源方面。打造文旅康養鄒城模式,依托儒家資源深厚、生態資源富集的旅游資源稟賦,不斷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依托具有典型代表的特色發展模式,融合發展成為鄒城文旅康養特色發展的路徑。一是景區依托型。以嶧山、上九山、康王谷等為代表,實現景區和康養旅游聯動發展。二是產業主導型。以蘑菇小鎮、孔孟中醫藥文化產業園等為代表,拓展工業旅游、休閑旅游和體驗活動功能,促進一、二、三產融合。三是文化特色型。以大洪溝、越峰村、上磨石嶺村等為代表,構建特色文化、深度體驗為一體的鄉村旅游、康養旅游發展模式。
在豐富業態模式方面。做活“文旅+康養”,在深化文旅融合的基礎上,有機融合康養業態,通過打響特色品牌,推動文旅康養融合發展。一是“鄉村振興+康養”。實施 “個十百千萬” 計劃推進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立足鄒東地區優越的生態優勢,將鄒東地區打造成為文旅康養產業的富集區。二是“非遺體驗+康養”。依托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齊魯(鄒城)展示基地,打造“風近鄒魯·禮樂中華”文創品牌,培植大洪溝非遺工坊街區入選2023年齊魯鄉村振興樣板鎮觀摩點,將研學、康養、度假休閑三大板塊深度融合。三是“項目引領+康養”。大力實施鑫琦中醫醫養康養為老中心等22個文旅康養項目,不斷強基礎補短板、延鏈補鏈,加快推動文旅康養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鄒魯融媒】各位領導好,我是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介紹中了解到,2023年,鄒城《“美麗儒風路”帶火“鄒東深呼吸”》入選山東省旅游公共服務典型案例,鄒城市是濟寧市唯一入選縣市區,請介紹一下該案例情況,謝謝!
【楊思文】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請王主任回答。
【王志強】近年來,圍繞“鄒東深呼吸”鄉村旅游品牌,堅持鄉村旅游和美麗鄉村、小城鎮建設、現代農業、鄉村記憶工程等融合發展的戰略模式,豐富“鄒東深呼吸”旅游品牌內涵,推進了交通與旅游深度融合,深化農村公路通達能力,“美麗儒風路”成為全市鄉村旅游的“開路先鋒”和文化體驗廊道建設的“樣板工程”。
一是全域一體規劃,旅游路網公共服務全面提升。我們將交通規劃與濟寧市、鄒城市全域旅游規劃相結合,出臺《鄒城市交通強國試點“美麗儒風路”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鄒城市農村公路“路長制”工作實施方案》《鄒城市縣鄉道路網規劃》《鄒城市綜合交通十四五規劃》等綱領性規劃,結合道路功能定位,細化公路建設標準,拓展了農村公路綜合功能,先后實施了鳧嶧路、臨菏路東延、鳳凰山旅游路、堯王線改擴建等30多個外聯內暢項目,新改建主干路網666.1公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村內通戶戶通6498.5公里,為出門旅行、來鄒旅游、提升旅游服務保障鋪好路、保暢通。
二是融入文化元素,旅游公路特色更濃。根據鄒城文化元素、旅游資源分布,量身設計打造具有鄒城特色的旅游公路網,形成覆蓋全市的美麗鄉村旅游公路服務體系。編制《美麗儒風農村路中長期規劃》,逐步推進市域美麗儒風路建設。立足鄒東地區優越的生態優勢,堅持以路為脈、串珠成鏈,修建 220 公里市域全覆蓋的鄉村旅游路,串連 40 余處景點,形成“三線九山”旅游線路,總投資約2.6億元,優化提升崇義路,把這條貫穿城市東西的主干線變成了高標準的迎賓大道,成為鄒城市連接孟子湖新區、東城區和老城區的重要通道。投資2500萬元改造提升孟子大道。投資1000余萬元,改造提升上九山景區道路、鳳凰山旅游路30余公里。
三是凝聚優勢合力,鄉村旅游精品培育全面開花。圍繞“鄒東深呼吸”鄉村旅游品牌,我們實施了鄉村旅游精品培育工程。指導入選省“鄉村好時節”特色主題活動4個、省鄉村旅游創新企業1個、省鄉村文創品牌1個、省鄉村旅游網紅打卡地1處、濟寧市“鄉村好時節”十大主題活動1項。大束鎮成功創建為山東省旅游民宿集聚區、張莊鎮入選省級旅游民宿集聚區創建單位。農村公路增設公路驛站、港灣式停靠站、觀景臺、休息區等服務設施,形成了農村公路與沿線生態環境自然和諧之美。打造美麗儒風農村路30余條,建設公路驛站16處,鄉村旅游綜合服務水平、綜合發展實力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幸福感得到了極大提升。
四是堅持交通賦能,推進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當前,“美麗儒風路”已成為我市推進全域旅游、實現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引領作用日益明顯。借助完善城鄉旅游路網,開通城鄉公交線路64條,實現了建制村公交全覆蓋;惠及群眾達210萬人,年均客運量3000萬人次以上。我市依托便利的交通、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連年舉辦母親文化節、祭孟大典,形成了“春賞花、夏采摘、秋收獲、冬體驗”鄉村旅游活動體系,推動了鄒城蘑菇、張莊大櫻桃等農產品的快速擴張,促進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未來,鄒城市將持續推進交通與旅游的深度融合,以“美麗儒風路”帶火“鄒東深呼吸”,努力繪就鄒城市全域旅游和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鄒城在線】各位領導好,我是鄒城在線網站的工作人員。剛才聽高局長介紹《追“孟”之路》是我市舞臺藝術作品第一次獲得國家藝術基金的立項項目,請分享一下經驗做法以及鄒城市近年來在鼓勵、支持精品文藝創作方面有哪些創新措施?
【楊思文】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李局長回答。
【李保勇】2023年度國家藝術基金(一般項目)共評選出立項資助項目入項703項,綜合立項率為7.8%,山東省共40項入圍。全國共立項大型舞臺劇兒童劇類項目12項,濟寧市立項2項,《追“孟”之路》占比達8.3%,是全國唯一有兒童劇入選的縣(市區),也是我市第一個國家藝術基金立項項目,實現了歷史突破。
《追“孟”之路》入選優勢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傳統文化元素與創新演繹方式有機融合。該劇以傳統文化研究挖掘為支撐,通過舞臺劇的形式,以三個小學生在“孟府”研學為切入點,孟府中一棵千年古樹為故事線索,與孟子進行時空對話的創新演繹模式,活化孟子、孟母思想,增強觀眾的沉浸觀看體驗。 二是文化傳承與現實意義并重。《追“孟”之路》的創作,是鄒城文旅人踐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使命的代表作,也是啟迪青少年接好文化傳承的教育劇目。該劇名為《追“孟”之路》,追尋出路的元素貫穿全劇,“養浩然之氣、作大丈夫”、“母教子孝”“舍生取義”等思想對當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培養未成年人正確價值觀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三是開發文創產品,孟子故里文化品牌鮮明。現已注冊“孟禮”商標,與“設計中國”等國內頂尖設計品牌設計師多次座談,并與京東合作共同開發鄒城特色文創產品,讓文化創意產業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從文旅 IP 成功轉型商業IP,打造本土文化主題品牌,讓孟子故“禮”走向全國,實現從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到文化既搭臺又唱戲,再到文化引領經濟唱戲的轉型升級。
2023年,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在鼓勵和支持精品文藝創作上,主要開展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鼓勵支持文藝創作工作。制發《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關于鼓勵支持文化藝術創作的實施方案》,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行動,持續推動文藝創作工作開展,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藝術精品,展現時代風貌。從制定規劃、搭建平臺、吸引人才、資金扶持等方面,鼓勵支持文藝創作,建立文藝創作長效機制。
二是深入挖掘孟子思想、鄒魯文化、母教文化,推進文化“兩創”。連續舉辦17年“母親文化節”,推廣“母親節中國范”過節儀式。深入實施“孟子鄉音”千場演出惠民生工程,重點打造具有濃郁本地特色的豫劇表演《斷機教子》、漁鼓表演《孟母三遷》等,送戲下鄉助力鄉村文化振興。創作禮樂劇《禮門義路2—舍生取義》,在第一部的基礎上,以孟子思想中的舍生取義精神為劇目主題,完善禮樂表達和精神寓意,守正創新。創作沉浸式廉政文化劇《官箴新語》。獲獎的《追“孟”之路》2024年將依托保利院線繼續全國巡演,讓更多城市觀眾體驗孟子文化。
三是繁榮群眾文藝創作。扎實推進“孟子鄉音振興鄉村”村歌行動計劃,結合鎮村特色優勢,充分吸納當地民謠、小調、曲藝等元素,創作完成80余首“沾泥土、帶露珠、接地氣”的村歌,指導鎮街、村居開展村歌創作排練活動。村歌嘹亮·2023山東省村歌故事會暨全省新時代鄉村歌曲頒獎晚會在鄒城舉辦,鄒城市獲得優秀作品獎5項,特別獎1項,而且獲得優秀組織獎,為濟寧市唯一獲獎縣市區。
我們將繼續扎根鄒城文化沃土,挖掘、開發和利用好歷史人文資源,賡續歷史文脈,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和弘揚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牢牢遵循創作規律、深刻把握時代旋律,更加注重精品劇目的守正創新,不斷創作更多、更好的藝術產品,積極運用新渠道、 新平臺、新手段,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打造鄒城文藝作品品牌。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楊思文】感謝各位發布人的解答和媒體記者的關心關注,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鄒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聯系電話:5212354。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進行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