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鄒城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很高興邀請到鄒城市水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興龍先生,鄒城市水利工程運行維護中心副主任莊慶賀先生,鄒城市水務局工程管理與水旱災害防御科科長薄海龍先生,請他們共同為我們介紹2024年鄒城防汛抗旱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有請孫局長做介紹。
【孫傳峰】各位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鄒城市水務局工作的關心與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今年防汛抗旱有關情況。
鄒城市屬淮河流域南四湖湖東區水系,境內有泗河、白馬河、城河、北沙河、界河、浚河六大水系,共有河流105條,水庫114座,重點塘壩299座,庫塘總庫容1.8億立方米。我市共有四大防汛重點,一是農村防汛重點:包括大中型水利工程泗河、白馬河、西葦水庫;小型水庫60座頭頂庫、53座頭頂塘壩,164個山洪災害村、1處國家湖東滯洪區,西部(郭里、石墻、太平、北宿)四鎮澇洼區,共涉及12個鎮街230個村莊,地質災害點14處,涉及6個鎮8個村。二是城區防汛重點:包括二十米橋、三十米橋、因利河、大沙河沿岸等18處防汛重點部位,龍貴超市等6處地下商超,1個國家級文化保護單位兩孟景區。三是9個防汛重點企業:其中煤礦企業6個,危險化學品企業2個以及高溫熔融企業1個。四是人員密集場所:共涉及359座學校、48家醫院、30家養老院。今年以來,我市累計降雨量737.1毫米,較歷年同期598.5毫米偏多138.6毫米,偏多23.2%,防汛形勢嚴峻。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
【李冰】感謝孫局長的介紹。下面進行現場提問,提問前請舉手示意并通報所在媒體名稱,謝謝。
【新鄒城】各位領導好,我是新鄒城網站的工作人員。據了解,2024年,鄒城市防汛指揮日常工作由市水務局承擔,請問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確保防汛指揮高效運轉?謝謝。
【李冰】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劉局長回答。
【劉興龍】您好,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及其辦公室工作規則印發后,市水務局和市應急局針對工作職責變化,提前進行業務培訓、會商組織、資料交接等工作,在濟寧市及我市工作規則印發后,市水務局立即承擔起市防指的日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統籌部署和各有關部門全力配合下,及時轉變角色,迅速行動,高效完成了指揮部的遷移改造、汛前準備等各項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迎汛度汛準備工作。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防汛抗旱防臺風準備工作的通知》,重新明確了市、鎮水旱災害防御工作責任,確定重點水利工程防汛責任人及山洪災害防御網格化管理責任人338人,落實了水庫塘壩行政、技術、巡查“三個責任人”473人,更新了11人的水旱災害防御專家委員會。印發了《關于調整鄒城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的通知》《關于成立鄒城市2024年防汛抗旱專家委員會的通知》,建立健全防汛指揮和技術支撐體系,建立縣級干部帶班和AB角值班備勤制度,組建38支1700余人的防汛隊伍,其中市消防救援大隊和森林消防大隊140人專業隊伍,各鎮街、部門分別組建以單位職工為主的至少30人的防汛搶險應急隊伍,確保在強降雨期間,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贏。加強物資儲備,配備5000立方米龍吸水排水車1輛、編織袋39萬條、噸袋3300條、橡皮艇沖鋒舟42艘、發電機115臺等價值約3000萬元的物資;協議儲備挖掘機、推土機、運輸車共計309輛,全面保障救援需求。
二是全力打造高標準指揮系統。對會商室及會議室進行改造提升,安裝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統及相關配套設施,滿足了省、濟寧市防指和各鎮街防汛會商、調度、會議的需求。強降雨期間,市領導在市防指指揮中心坐鎮指揮、會商研判,調度部署全市防汛工作。組織水務、應急、住建、發改、工信、氣象、消防等部門開展聯合會商,加密會商頻次,滾動分析研判全市防汛形勢,強化監測預報,適時啟動防洪預警和防汛應急響應。同時對有關鎮街、部門應對防范情況進行調度指導,確保雨情、水情、災情以及防汛調度命令及時上傳下達、高效運行。
三是持續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嚴格落實“212”工作法,堅持汛期不過、排查整改不止,聚焦泗河、白馬河、114座水庫、299座塘壩,164個山洪災害村、城區18處防汛重點等重要部位,組織各鎮街、部門持續開展全方位、拉網式隱患排查,對新增隱患納入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措施,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動態銷號管理,確保所有安全隱患限期整改到位。累計完成22個小型水庫維修養護項目建設,所有水庫均安全運行。完成平陽東路、太平東路等10處積水點工程整治,清理雨水井5000余座,清淤雨水管道8公里,對所有市政窨井蓋防墜網進行檢查、補掛,極大完善城區排水體系,確保大雨時城區內不存在大面積長時間積水情況。
四是強化督導檢查力度。強降雨期間,根據水雨工情,提前做好分析研判,及時派出專家進駐鎮街和煤礦、危化品等企業指導防汛工作。市防指對汛期期間的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及時調度、嚴格督導,特別是對落實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進行不定期抽查,凡出現脫崗離崗漏崗和響應指揮部指令不及時的,嚴肅問責、督促整改,確保全市上下一條心、一盤棋。
五是全方位構建信息互聯。市防指將全市114座水庫和8處城市防汛重點部位監控圖像及數據一并接入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監控平臺,對防汛重點部位實現了實時監測、信息共享,切實提高防汛指揮調度水平。安裝防災減災氣象信息直通車程序,實時接收上級氣象預報、預警等信息,集中購置對講機、衛星電話、車載攝像頭分發各鎮街、成員單位使用,確保發生突發事件和大汛的情況下,能及時有效傳輸現場情況,為會商研判和突發事件的處置提供信息保障,為安全度汛打下堅實基礎。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
【鄒魯融媒】各位領導好,我是市融媒體中心的記者。請問能否分享一下市水務局在防汛措施方面的一些創新做法和顯著成效?
【李冰】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薄科長回答。
【薄海龍】您好,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在防汛方面,一是創建山東省水旱災害防御物資管理規范化。按照省水旱災害防御物資管理規范化要求,依據定額配足配齊移動照明車1輛、移動發電車1輛、救險車2輛、龍吸水1輛、專用照明燈10個、發電機7臺、沖鋒舟26艘、橡皮艇6架、土工膜2400平米、編織袋6.4萬條、膨脹袋1.07萬條、噸袋2010個、電纜5000米、彩條布143萬平米、土工布11.46萬平米、投光燈22臺,發電機15臺套(398千瓦)等46種水旱災害防御物資,實現了水旱災害防御物資儲備庫管理維護、值班值守、安全生產全過程標準化。4月份,被省水利廳確定為首批“山東省水旱災害防御物資管理規范化”標準單位,為濟寧市唯一。
二是群策群力抓好重點區域人員轉移。我市共有60座頭頂庫、53座頭頂壩、164個山洪災害村、1處湖東滯洪區,人員轉移涉及12個鎮街、230個村莊、2.9萬人。為精準做好重點區域人員轉移,對危險區群眾再次摸底,修編“一冊、兩表、一圖”人員轉移預案,針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殘疾等特殊人群,實行點對點專人、多人幫扶包保。汛前以村為單位完成預警轉移演練,提升干部群眾防災避險意識和能力,確保一旦發生險情群眾能夠安全撤離。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李冰】請繼續提問。
【鄒城在線】各位領導好,我是鄒城在線網站的工作人員。請問能介紹一下市水務局今年保障供水安全方面的工作嗎?
【李冰】感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有請莊主任回答。
【莊慶賀】好的,這個問題由我來回答。
農村供水是一個持續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今年以來,市水務局多次召開了供水保障會議,嚴格貫徹落實省、濟寧市農村供水保障工作會議精神,對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推進。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規模化水廠21座,覆蓋率達到97%,實現了農村供水“村村通”“戶戶通”,提前半年完成了濟寧市下達的任務目標。
干旱季節水源短缺問題是我市農村供水面臨的最大問題。為解決缺水問題,市水務局于2022年新打水源井10眼;2023年鋪設調水管網7條,實現水廠互聯互通、相互補給;2024年建設地表水廠,實現雙水源供水。今年上半年的降雨量比往年減少40%,旱情非常嚴重。市水務局迅速啟動抗旱保供應急響應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一是啟用7條調水管網,從富水區域向貧水區域調水,有效保障了貧水區域的水廠穩定運行。二是更換大功率水泵11臺套,增加了水廠的供水能力。三是開辟新水源,新建改建廊道井4處,經水質處理后作為農村供水的備用水源。四是降低管網漏失率,治理跑冒滴漏200處,減少了村莊的水資源浪費現象。五是加強水源監管,安裝水源井液位計72處,時刻掌握水源井水位變動情況。六是加強日常管理,成立供水專項檢查小組開展常態化督導檢查,組織專業搶修隊伍24小時在崗在位,暢通群眾反映供水問題渠道,發現問題立即整改,進一步確保了農村供水穩定和飲水安全。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李冰】感謝各位發布人的解答和媒體記者的關心關注,由于時間關系,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里,有需要深入采訪的媒體,可以在會后聯系市水務局,聯系電話是5213791。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進行到這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