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上海世博會,曾有過一個非常傳奇的百年前的夢想。100 年前,也就是1910 年,一位名叫陸士諤的晚清小說家創作了幻想小說《新中國》,暢想百年后的上海風貌。陸士諤在這部小說中預言一百年后,中國將舉辦萬國博覽會,地點便在上海,更具體到會址選擇在浦東陸家嘴、洋涇浜一帶。這樣的暢想,在當時饑寒交迫的國人看來無疑十分荒誕和離奇,無異于癡人說夢。可百年后的今天,書中的描述竟然完全應驗了!
陸士諤的小說《新中國》,以第一人稱記敘,小說的故事梗概是這樣的:宣統二年(1910 年)正月初一,人們均為過年忙碌,小說中的主人公陸云翔卻悶悶不樂,便獨自喝悶酒,一會就昏昏欲睡,似睡又醒,夫人李友琴約他逛街,陸云翔便鬼使神差隨其出門,舉目一望,驚詫萬分,世界已發生了巨變,一個全新的中國撲面而來:萬國博覽會在上海浦東舉行,因為“上海沒處可以建筑會場,特在浦東辟地造屋”,陸云翔與妻前往參觀,只見“一座很大的鐵橋,跨著黃浦,直筑到對岸浦東”。妻子告訴他,大橋是為開博覽會才建造的。為了去會場和市民的出行方便,還在上海灘筑就了越江隧道和電車隧道(地鐵)。有趣的是為造地鐵,還發生了爭執,有說造在地下,有說要造高架,辯論結果:機車在高架上行駛噪音太大,且支撐高架的鐵柱影響市容,又不方便,最終定下造地下電車隧道,“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鐵軌,日夜點著電燈,電車就在里頭飛行不絕。”
匪夷所思的是,陸士諤在夢中規劃的浦東大鐵橋、越江隧道和地下電車隧道,竟然與現今上海三大工程的南浦大橋、延安東路越江隧道及地鐵一號線的地點方位完全吻合。
在這部奇書的結尾,陸云翔被門檻絆了一跤后跌醒,方知是南柯一夢。夫人李友琴對他說:“這是你癡心夢想久了,所以才做這奇夢。”陸士諤答:“休說是夢,到那時真有這景象也未可知。”妻子又說:“我與你都在青年,瞧下去自會知道。”陸士諤答:“我便把這夢記載下來,以為異日之憑證。”看到這里,無法不讓人為之叫絕。
有趣的是,這部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李友琴,是<?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陸士諤夫人李友琴的真姓名。李友琴系浙江鎮海茶葉商人李蘭孫之次女,酷愛讀書,共同的愛好與理想促就兩人結為伉儷。婚后,陸士諤以驚人速度寫作小說,而夫人李友琴則多次為其小說寫序、跋及總評,夫唱婦隨其樂融融。
陸士諤,生于1879 年,卒于1944年。江蘇青浦(今屬上海市)人,名守先,字云翔,號士諤。一生創作了百余部小說,以《新上海》與《新中國》最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