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鐘聲,在窗外迤邐的風中一記一記深入人心。整個城市還在悄然沉睡,窗外的大地一片沉寂,不要說樹上的小鳥也沒有起來,連一貫在這個時間鳴叫的公雞也沒有歌唱。此時此刻,我坐在電腦前,等待黎明的來臨。在這萬籟寂靜之時,在手指與鍵盤的親密接觸之間,思緒在一點一滴地慢慢流淌,讓我懷舊和念想,想一年里那些路過的腳印和腳印里一朵又一朵開花的夢……冬夜溫暖的燈光下,一年當中那些曾經的今天,已然成為隨風而逝的時光。
時間是一條永遠流淌的河,不會為一個人停留,也無從割裂。這個無形的站臺,此情此景,歲月的老去總讓人懷念。光陰易逝,急景凋年。歲月如刀,刀刀催人老。不知還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在這樣的時刻,懷有一絲排解不去的惆悵:舊年的心愿還未了,新的一年,又要來到了。
我們都習慣了在新的開始之前,先向著來處回顧。而過去的三百六十五個日子,陰晴雨雪,溫涼寒熱,傷心歡喜,精彩平淡,歸攏到紙上,也不過薄薄的幾頁。那些瑣瑣碎碎的得失,微不足道的小憂傷和小快樂,終究要隨風而逝。有什么留下來,沉淀在心底,慢慢醞釀發酵,歷久彌香?當然有,比如情誼,比如緣分,比如某個清晨的花開時不經意的相遇,或者那些戲稱“今晚的月光,從下午開始”的歌聲……讓我們不停地想念和重溫,給我們以溫暖和感動,讓我們知足和珍惜。為了不至于在下一個歲末展開手心時再度疼痛,我只有抓住現在的點點滴滴。
鐘聲讓一些東西沉睡,也必然會喚醒一些東西。對于一個以寫字為生的人來說,冬天是寫作的最好時光。一年的日子里,像一位農人,耕耘、勞作,日月星辰,春種秋收,谷倉里多收的幾顆稻粒,讓有些干枯的思緒陡然濕潤起來。“一個人老了/徘徊于昔日的大街/偶爾停步/ 便有落葉飄來/ 要將你覆蓋”,這是詩人西川的詩。從詩里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過去,也可以看見不可知的未來。是誰說的:人人都做白日夢,翻江倒海一場空。一朝打破砂鍋底,南瓜白菜蘿卜蔥。江山何須誰指點,煮水烹茶與昨同。道理說穿了并不復雜,古人早已言明其中的玄機,四個字:返璞歸真。
米蘭·昆德拉在他的《被背叛的遺囑》里曾說,生活,是持續不斷的沉重努力,為的是不在自己眼里失落自己。我知道,只有抓住自己之外的現在,才能拯救自己在時間之外的貧乏。2000 多年前,孔夫子曾在岸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人的生命何其短促?時間刻度只是人類對茫茫時空的一種切割和把握方式罷了。如此,在這個歲末,我只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浮躁不安的心靈最終能沉靜下來。
“四季新元旦,萬壽初春朝。”元旦一詞專用于新年。我非常驚喜于聰慧的先人創造了元旦這樣一個寓意豐裕而形象鮮活的詞匯。仿佛那生動的意象是從遙遠的歷史深處悠然搖曳而來,告訴我“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而“旦”早就赫然鑄在了殷商時代青銅器上,成為古老祖國象形文字的一個范例,時刻呈現著一輪旭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的輝煌景象。
站立在元旦的門檻上,就能夠很容易望見春天的臺階。
作者 任崇喜
- 上一篇:低碳生活我們在路上(節選)...
- 下一篇:新年倒數向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