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秋到了,沉寂的月餅開始走俏起來,超市里的月餅促銷一浪接一浪,西餅店的月餅花樣百出。
最近,我去逛一間常去的知名西餅店,發(fā)現(xiàn)了一款叫“分享月”的新月餅。所謂“分享月”,個頭要比普通月餅大一些,意在讓一家人分享。那一刻,仿佛被一股力量推動著,我眼里沒有眾多的西點、面包,連各種餡料的月餅也視若無睹,單單挑中了新品“分享月”。可是,回到獨居的家中,我頓時啞然失笑:沒有人和我分享這“分享月”,分享月餅在富足的今日實屬多余。不過,我的記憶卻如潮水般洶涌著,慢慢匯入那些已然成為往事的歲月里———
那是我的孩童時代,我家在一個偏僻的小鎮(zhèn),和許多普通的家庭一樣,生活十分地拮據(jù)。孩童時代不僅沒有豐富的玩具,也沒有琳瑯滿目的美食。只有過年過節(jié)時,伙食才能小小地改善一下,比如春節(jié)可以吃肉、吃糖,中秋節(jié)可以吃月餅。那時候的月餅還是稀罕之物,只會在每年的中秋,限量地出現(xiàn)在蛋糕房。在我的印象中,就算家里困難得揭不開鍋,中秋節(jié)的月餅卻從來斷過。當(dāng)然,父親從蛋糕房買回的月餅不是精裝禮盒,也不會是一大堆散裝的月餅,每次都只是孤零零的一小塊。
月圓時分,父親將月餅擺在桌上,用菜刀輕輕切成四塊,最好由父親來親自分配。我和小妹總會偷偷嘲笑父親刀功不行,而分給我們的那四分之一塊月餅,明顯要大了那么一點點。一家四口,父親、母親、我和小妹快樂地品嘗著月餅,然后看著夜空皎潔的圓月,一個美麗的中秋就拉下了帷幕。年復(fù)一年,四分之一塊月餅,很神奇地成為了我和小妹的期盼,而一家四口的中秋節(jié)仿佛從來沒改變過。時至今日,我和小妹都離開了故鄉(xiāng)小鎮(zhèn),在大城市為生活和夢想努力打拼,也擁有了落地生根的資本。母親因為兩度腦溢血,遺憾地放開了我們的手,父親眷戀故土,獨自居住在小鎮(zhèn)的老屋里。一家四口分享一塊月餅的畫面,永遠(yuǎn)地定格在記憶深處,成為一部無法翻拍的電影。就連我買回的“分享月”也沒有人來分享,只能靜靜地躺在冰箱的保鮮格子里面。
而我只能在中秋月圓之時,撥一通問候的電話給父親,溫暖他、溫暖我,溫暖記憶里的那些中秋夜。
作者 路勇
- 上一篇:母親的第一個教師節(jié)
- 下一篇:郭里鳧山人祖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