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大似年,吃塊肥肉好下田。家鄉人看重元宵節,把十五當作過年大戲的壓軸節目。家鄉人更看重十五的燈火,在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賞月、燃燈,天上月圓,地上人圓,千門燈火夜似晝,新年日子會紅火。
我幼時家貧,買不起漂亮的宮燈、蓮花燈,母親就在十五的當天活上面,捏龍燈、窩頭燈。龍燈通常做兩盞,窩頭燈做的多些,一來因為母親深信燈多家里才會人丁興旺,二來要給去年有人去世的人家送盞燈,算是對生者的安慰,死者的懷念。心靈手巧的母親,還給我捏上代表我生肖的小狗,狗背上有凹槽,能點燈。面燈放進高梁篾編的籠屜里后,我就在呼嗒呼嗒的風箱聲里興奮和不安了。
在面燈快蒸熟前,母親吩咐我去草棚里挑幾根茴草,剪成若干個略長于火柴的草桿,用來做燈芯。面燈出鍋后,放到案板上冷涼,我就將茴草桿插進窩頭燈的底部和盤龍背上的小凹槽。夜幕降臨的時候,往燈槽里倒些小磨麻油,用細粉絲做導火索把浸有麻油的茴草燈芯一一點亮,屋里燈火輝煌,亮如白晝。
點亮后的龍燈一盤放在小麥囤上,一盤放在雜糧囤上。母親說,有了龍王的保佑,新年會風調雨順收成好;龍燈照過的糧食囤不生蟲,秋天會囤尖倉滿。窩頭燈則是一間房里放上一盞,我和弟妹再人手一盞。母親囑咐我們用燈照照眼,眼更亮心更明,還能避免紅眼?。挥脽粽照赵罾蠣?,新年會豐衣足食;用燈照照牛圈,牛兒會膘肥體壯……
面燈照一圈后,芯將盡燈將滅。換根草桿,添些麻油,燈火旺盛依舊。端著窩頭燈走出家門,和小伙伴們結伴,去村長家看煙花。大人不許我們孩子去村后的山上,說山上鬼多,一明一暗的就是鬼火。懂事后我才知道,山上的燈火,有些是青年男女交誼的愛情之火。我二叔和二嬸年輕時就曾經秉持十五的燈盞,在月上柳梢頭時,相約黃昏后。后來讀到辛棄疾的《青玉案》“眾里尋她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總是感動不已。想到燈火通明煙花璀璨,都不過是背景,燈火寥落的地方站著的人兒,對當事人才意義非凡,那是怎樣純真浪漫的情愫啊。
讀中學后,母親再讓我用十五的燈照照眼睛照照灶老爺,我就取笑母親迷信。母親嚴肅地批評我:過節瞎說,不吉利。信教的母親給我講了關于點燈的傳說,大意是很久以前,有只神鳥困迷路而降落人間,被獵人射死了。天帝很生氣,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火燒人間。天帝善良的女兒,偷偷來人間報信。人們聽說后,嚇壞了,有個老人想出妙招,在十五前后,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燃放煙火,讓天帝誤以為人間被燒。大家照做了,到了十五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紅光遍地,響聲震天,心中大快,就不再追究了。燈火保全了人們的生命,這以后,每年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點燈,祈福消災。
遠離故土,也遠離面燈,已有多年,但我心與家鄉緊密相連。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母親都會為我點上一盞燈,照照我在老家的書房、臥室,甚至還照照堂屋墻壁上我讀書時獲得的獎狀。在他鄉,我幸福安康,我知道是母親用家鄉的燈火,將我的人生路照亮。
作者:吳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