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_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_精品一区91_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鄒城外宣網 今天是
文化鄒城
文藝
上九叩石
2014年06月09日 

大江南北,有多少個村莊?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江南的村莊姓“水”,周莊、同里、烏鎮這些江南的符號,都有著水一般柔美的身姿,琴棋書畫、吳儂軟語都浸著濕漉漉的靈秀。同江南相比,江北的村莊少了些柔情、多了些剛性,或水瘦、或山寒,或棱角分明地靜臥于廣袤的平原;北方人自古運“石”于股掌之中,不少村莊可謂集石之“大成”。但是,捫心自問:又有幾個村莊因“石”而入了我們的慧眼,動了我們的心旌呢?

說到石頭,在孟子故里鄒城市,有個鎮因石而得名,那就是石墻鎮;在這個鎮有個村莊更是因石而出名,那就是上九山村了。上九山村背倚上九山。上九山處于鳧山山系的最西端。鳧山山系北瞻泰岳,南望微湖,西抵伏羲故土,東峙嶧山靈秀。如果說上九山是鳧山山系翹首的額,那么上九山村就是她額頭上一顆閃亮的明珠了。

石榴花紅艷似火,麥田里綠中泛黃。從彌漫著儒家文化古韻的鄒城市里出發,驅車半小時,我們來到了上九山。離上九山村還很遠,石頭卻已是風起云涌、先聲奪人了。憑窗朝山上不經意的一瞥,內心立刻被這浩瀚的“石海”震撼了。從山上到山下,從山窩到山嵴,從山南到山北,青而泛白的石灰巖一層層、一道道,脈絡紋理平行如軌,從不交錯紊亂,如層層碧浪輕吻著海岸,又如道道巨繩正欲飄過頭頂。在這里,石頭是主宰、是主流,更是大手筆、豪放派!

不規則的碎石砌成了規則的景區的山門。墻體刻意而不刻薄,簡約而不簡單,拙樸而不拙劣。作為“臉面”,一道山門將現實與浪漫、創意與工藝達到了完美的結合,方方面面拿捏得都是那么的恰到好處。對山門的浮想還未平息,上九山村便如一幅畫卷展現在眼前了。

上九山村呈方形,順著一片山窩,沿著一條小河,從東南的山腳向西北的山上鋪展開來。與其說它是依山而建,倒不如說是依石而建。整個村莊“石”板一塊,房屋的地基不夯而實,所以那些房屋就像是搭載一艘船上的“箱體”。

村里的中心大街被那條小河分割在了兩邊,那街也就有了“水街”的稱號。小河被彎曲的壩切成了深深的塘,而那壩也就成了連接水兩邊街道的橋。自下而上,橋越來越窄,河越來越瘦,水塘也就越來越小。站在山下的街頭,朝山上望去,“水街”的橋與路成了纏在小河身上的“蛇”,成了上山下山的“梯”,成了連接鄉情民意的“軌”。小河四季清水常流,水塘明凈如鏡,青苔渲染了石壁,村婦常在河邊浣衣……這一切,營造出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味兒。

上九山村人都是蓋屋的“腕兒”。屋墻就地取材,都用石塊砌成,不少的屋頂還覆著彎彎的小瓦,似乎仍在講述著“想當年”的輝煌。屋墻的石塊磕得像豆腐塊,壘得嚴絲合縫。院墻是用磕打后剩下的石塊“碴”成的,并不方正規矩,也不等長等寬,如同酒后詩人的身姿。院墻的率性隨意與屋墻的嚴謹細致,達到了一種相得益彰的映襯與默契。這里早已成了攝影和寫生基地,它的最大優點是隨地支起畫架來,不用費多少神,便可找到入畫的景兒。一處六合院正緊張修復,投資者和建設者正極力挽回深宅大院的威儀與堂皇。

徜徉在上九山村,你會發現:土,被石擠得單薄而可憐;樹,作為弱勢群體得到了超乎尋常的呵護。這里的樹雖然并不高大粗壯,但足以為“水街”遮擋烈日??崾盍胰昭籽?,若是沒了這些樹,長久曝曬的石板、石片、石墩、石塊等,都會成為滾燙的鏊子、烙鐵,碰上去就會沾掉一塊皮。難怪村民們說:“殺羊殺豬不殺木”。在寸土寸金的地方,樹木要長成這并不偉岸軒昂的模樣,實屬不易!最讓村民引以為自豪的那棵并不舒展的皂角樹,據說已有五百多年的生長史。有了水、有了樹,村莊才有了靈氣,才有了鄉土版的閑情逸致,才有了樹蔭下石板上鐫刻的棋盤,才有了酒后石板上的“南柯一夢”… …若是夏季的夜晚,攜張蒲席覆于石板,受著巖石余溫,沐著東南季風,聽著雞鳴、狗吠、牛哞,感觸著慢生活的從容與淡定。若是落雨的日子,撐把傘走在窄巷的石板路上,恍惚之間不禁自問:難道這就是戴望舒詩中那條狹窄陰沉的雨巷,會不會也有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若是明月朗照中天,月光從樹隙漏過,還會讓人找到“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靜謐與愜意!

沒有哪個村能像上九山村那樣,讓石頭融進了村民全部的生活,成為生命的全部。村中一逛,隨處可見的石磨、石碾、石碌、石囤等雖已“退居二線”,但余威猶存;石臼、石夯、石盆、石鎖等在草叢里“猶抱琵琶半遮面”,羞答作態;石桌、石凳、石幾、石食槽、石水槽、石轆轤架等仍像主賓,在重要位置當仁不讓… …上九山村人靠山吃山,每個人都有著超乎常人的雕琢石頭的心智和腕力。手是肉長的,也是溫軟的,但是只要握緊鋼釬、鏨頭、錘頭,憑著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最終讓那些石頭離開眷戀的“母體”,化整為零,化無型為有型,化腐朽為神奇。在上九山村人手里,石頭就像婦女手里的面蛋子,孩子手里的橡皮泥,隨意地拿捏、變形和整容,最終實現了“點石成金”、“鳳凰涅磐”的華麗轉身。昨天才選中一塊石料,今天一個玲瓏剔透的石臼已呼之即出;月初才開始打磨,月底一塊重幾十噸的磨盤已橫刀立馬在了街頭。在上九山村,看到的是石頭,聽到的是石頭,踩到的是石頭,觸到的還是石頭;石頭擁抱著石頭,石頭依偎著石頭,石頭凝眸著石頭,石頭問答著石頭。讓人不由納悶:難道女媧曾在此煉石補天,愚公曾在此叩石墾壤?當年那叮當作響、石渣四濺的打石場面,仿佛就在耳畔眼前。石頭折射著上九山村人智慧的頭腦、靈巧的雙手、獨具的匠心,更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樸素情感。

上九山村像一個古老的“部落”,塵封著古老的歷史,滄桑中透著壯美,壯美中飄著古韻,讓我們在貫古通今中皈依返璞歸真的恬淡與隱逸,在返璞歸真中追尋貫古通今的智慧與靈韻。難怪有人說,上九山村立在天地之間,立在浪漫與現實之間,立在婉約與豪放之間,立在古老與新奇之間,立在陽剛之氣與陰柔之美之間!

上九山村始建于北宋初年,明洪武年間(1368年)鄭、聶、滿三氏由山西遷來定居,因周圍有大小九個山頭,故取名為上九山村。上九山村的橫空出世,立刻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因坐擁眾多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讓她享有了“石頭博物館”、“省級歷史文化名村”、“天下第一石頭村”的美譽。

上九山村的石頭,會讓人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會讓人想到不起眼的石頭怎會成了歷史的紀年,會讓人想到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和《西游記》怎會從石頭破題?

一葉一菩提,石頭會唱歌。面對拙樸鄉情正被城市化的勢利所攻破,“回不去的鄉村”讓我們再也找不到“精神的家園”。到上九山村來叩石吧!叩出靈性,叩出哲思,叩出一絲淡淡的鄉愁!

 

作者:楊學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长沙市| 榆中县| 乌什县| 诸城市| 邛崃市| 海阳市| 尚义县| 女性| 浪卡子县| 舞钢市| 中超| 浦城县| 侯马市| 炎陵县| 巧家县| 芮城县| 长泰县| 江北区| 闸北区| 江陵县| 百色市| 邮箱| 遂川县| 竹溪县| 鹰潭市| 临沭县| 阳高县| 延寿县| 遂川县| 香河县| 马尔康县| 阳山县| 浙江省| 离岛区| 堆龙德庆县| 定安县| 平定县| 宁德市| 申扎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