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在线播放 _久久综合久久久久88_精品一区91_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鄒城外宣網 今天是
文化
母教文化
尋味嶧山
2014年04月29日 

海拔才582.8米,占地僅6平方公里。和五岳的巨大存在相比,守護于孟子故鄉鄒城的嶧山,只能算作天地間的一個盆景了。孔子的“登東山(指嶧山)而小魯”,不過是一時興之所致罷了,況且那時的魯國比現在的山東要小得多。

但是最讓我動心的卻是嶧山。她是那樣的耐人尋味,讓人百睹不厭,常讀常新。雖然因其小有時會被一個朝代或一個時代所忽略,但她本身所具有的俊秀與仁義,她的空靈與聰慧,無不匯聚成一個美的巨大存在,卓立于名山之林,讓百姓依戀、俊杰牽魂。

季扎、莊子、老子、孔子、孟子來過,司馬遷、蔡邕、李白、杜甫、李陽冰、王安石、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鄭板橋來過,米芾、趙孟俯、董其昌……來過。他們傾其心力歌其美,雖不能描繪其美之萬一,嶧山卻也將他們視為知已。

秦始皇、劉邦、劉秀、曹操、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朱元璋、乾隆等帝王來過,或封禪,或封賜,或求長生,嶧山“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寵辱兩忘,無意間,便將他們如浮塵般撫過。甚至當我們驚詫于嶧山的成名之古之早,并列出記載過嶧山的《書經》、《詩經》、《左傳》、《太平御覽》、《史記》等古籍以佐證的時候,已經生活過25億年的嶧山,正渾然憨然地度著她的青春歲月。

嶧山的石頭嶧山的洞,在世界的山脈中堪稱獨步。海浪的手摩娑了多少億年,風雨的手又雕刻了多少億年,才造就下這些大慧若憨的巨型石蛋和噙滿歲月的華麗石柱?而后又是在哪一次天翻地覆的地殼變遷中,讓大自然的造化之手將其撒成石頭的瀑布?抑或當年女媧并非為補天,只是為了人間的單調和寂寞才煉下這些豐富多彩的石頭?每一塊石頭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而這千姿百態的生命又構孕出嶧山這渾然一體的大生命,那遍及全山相互通連的洞穴,便是這生命的脈胳了。曹雪芹僅僅偷走一塊,便琢磨成感天動地的《紅樓夢》。

1985年,北京大學陳傳康教授來嶧山考察,意外地在這里發現了極具科學價值的古海蝕地貌,并且欣喜地預言:“很可能,這是我國雖經滄海桑田變化還能保留下來的距海最遠的古海蝕地貌。”

嶧山,和海是有不解之緣的。

她是海的女兒,誕生在海與大地的熱戀之后。從她身上,我們不僅能夠體會到大海激動后的安祥,而且依然可感到大海那律動不息的生命,特別是在夏季豪雨如潑的時候,你甚至會感到嶧山仍然置身于浩淼的海洋之中。挨近她,你會看到永不凋謝的浪花;諦聽她,你會感到永不止息的澎湃。

也許是愛之太深,大海才將女兒“放逐”,置于宇宙的祭壇上,使其在經受各種磨難劬勞之中鑄成一顆博大的仁愛之心,迎接人類的來臨。等啊等,不知變心的嶧山從人類萌芽之時起,便以其女性的情懷給人類以深切的憐憫與關愛。

誕生于巨人時代的嶧山,注定要受到侏儒們的各種傷害。污穢,砍斫,謾侮,戰亂,匪患,她都無言地涵容。就是對于霸道驕橫的帝王,她也以憐憫之心待之,告誡他們不要貪心:人類來到世上之前就已經有了江山,即使有一天人類消亡了,江山也還會繼續存在;江山不能是哪一個人的私家財產,它只能是宇宙的一員、人類的朋友。

數千年間,她以一種明亮闊達的浩然之氣,廓滌著人類心靈上的湫隘。

于是,便有數不清的美好時光,長入嶧山的生命里。

嶧山五華峰前有一30米高的石柱,人們為了紀念2600年前的邾文公,把它叫做天表石。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15年春,邾文公將邾國國都由瑕(今濟寧南5公里處)遷至嶧山之陽。遷都前占卜時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曰:“茍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利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既利也,遷也,吉莫如之!”遂遷于嶧,果然是年5月邾文公卒,邾民卻以“有功之土者得食其極。”“命在養民”──從此成為百姓對官的渴望,好官的自律和歷史對官的良心的永久的拷問。

由此,我想起明朝刑部尚書薛希連的嶧山《王母臺題壁》。這位部長級的官,于1453年奉召致祭嶧山,當他看到因連歲伏陰、雨雪過多,百姓苦不堪言時,便冒雨踏雪日夜查賑,一邊放糧饑民,一邊奮筆寫下《王母臺題壁》:“山呼海嘯,求食聲高;千民力養一官命,一官耗資費萬民。官得多大福,民有多大苦!民脂民膏,天不容貪!欺天自便,欺民自欺;五雷擊頂,死不留尸!”薛公回京時,鄒民冒雨道旁哭送。

嶧山還有兩個別稱,一是桃花嶧,一是郗公嶧,分別記念著兩個人:王爾鑒和郗鑒。

郗鑒是我的同鄉山東金鄉縣人,西晉時官至太尉。時值西晉末年的戰亂天荒之際,州中士大夫感于他往日的恩義,給返回故里的郗鑒送了不少糧食。他卻將糧分給生活比他更加困苦的人,并于公元307年率鄉鄰千余家到嶧山躲避戰亂,一住就是7年。其間他嚴令部屬愛護嶧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泉、一鳥一獸,并且身體力行。他的幼子因饑餓患了重病,危在旦夕之際,保姆和家丁偷捉了一只山雞熬湯救了小公子。保姆知道是違抗軍令自殺身亡,郗鑒也在悲痛欲絕之中當眾斬殺了幼子。如果不是“命在養民”的自勉在心頭鼓蕩,就是為了嶧山和幾萬人的安危,他也不會殺掉愛子的。也曾當過鄒縣令的黃庭堅感于郗公的情操,在嶧山鸚鵡石上書刻下“高風亮節”四個大字。

王爾鑒是清雍正年間鄒縣縣令,《嶧山志》記述其“治鄒清廉仁慈”。其政跡大多湮沒于歲月的霧靄之中,唯獨“植樹造林”一事至今傳為美談。古傳嶧山有桐樹,《書經.禹貢》“嶧陽孤桐”的記載最為有名, 李白稱嶧陽桐木制作的琴彈之如“秋風入松,萬古奇絕”。王安石的《孤桐》一詩大概是對嶧陽孤桐最為到家的理解吧:“天質自森森,孤高幾百尋。凌霄不屈已,得地本虛心。歲老根彌壯,驕陽葉更陰。明時思解慍,愿斫五弦琴。”不知何時何因,嶧陽孤桐竟然絕跡。王爾鑒感其“牧豎采樵,牛羊踐踏,孤桐老后,徒留濯濯空山”,便于雍正寅卯兩年,環山上下種桃杏萬株,并禁約牧收,讓近山的貧苦百姓培植。同時還在桃杏疏稀處補以松柏青桐。不幾年便“天半嶧峰簇錦霞,孤桐老后補桃花。沃根不用人間水,紅雨春風到萬家”(王爾鑒詩),嶧山也為后人名之曰“桃花嶧”。

雖然嶧山現在桃樹幾近絕跡,但在山的辟冷處,仍然可見一株兩株的桃樹從巖隙間伸出她古拙的枝干,似在向人們說:為官一任,能為民辦上一件兩件的實事好事,就會被百姓記住的。為官的命根不應是高升再高升,而應是為民辦事再辦事,也就是那個“命在養民”的古而又古的話題吧,因為能否不朽與萬歲,不是二十四史或幾幢碑就可定的,只有百姓的口和心才是最權威的。不知來游山的人們,是否會在這寂冷的桃樹前駐足?

無言的嶧山,在訴說著一切。

大哉嶧山,大自然的和諧杰作。善哉嶧山,25億年的苦難與悲憫造就出的曠世之美。

人類是有福的,他有希望娶到這位海的女兒,只要能進化得好一些再好一些。

多情的嶧山在堅貞地等待著。(李木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昌市| 镇雄县| 马边| 通州市| 岳西县| 天台县| 灵丘县| 武功县| 缙云县| 泽普县| 汝城县| 伊金霍洛旗| 丹阳市| 纳雍县| 南安市| 十堰市| 平果县| 翼城县| 方城县| 华宁县| 林周县| 石嘴山市| 建昌县| 灌阳县| 阿坝| 纳雍县| 古丈县| 安阳县| 金溪县| 青浦区| 新河县| 渭源县| 遂宁市| 莱芜市| 平和县| 揭东县| 灌云县| 渭源县| 洞头县| 岑溪市|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