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服務群眾行動力的重要保障,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一招”。今年以來,太平鎮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科學謀劃、積極探索,創新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不斷推進村級集體經濟做大總量、提升質量。
凝聚發展合力,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勢頭揚起來
采取壓力驅動、支部推動、典型帶動“三動措施”,充分發揮村黨支部的主體作用,大力提升政治功能和服務能力,使村黨支部成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總引擎”。太平鎮皇甫新村黨支部書記王建:鎮黨委大力支持我們發展集體經濟,今年又撥付了50萬元的扶持資金,現在生態蓮藕種植規模達到了100多畝,去年集體經濟收入超過了30萬元,今年爭取達到100萬元。去年新上了九孔蓮藕辣椒醬,銷售情況很好,我們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建立藕粉加工廠,延長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
創新發展模式,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形式活起來
堅持因村制宜,一村一策,通過建強組織堡壘、盤活撂荒土地、激發基層活力等方式,積極探索增加農村集體經濟收入多種實現形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深入開展村企聯建、跨村聯建,引導城鎮開發建設和重點項目落戶的村,依靠工礦企業發展配套服務業,在實現地企一體、共同發展中增收。橫河、大馬廠等村利用礦區開發建設優勢,成立運輸隊、裝卸隊和建筑公司等配套服務組織,積極主動為項目提供建設運輸服務。太平鎮橫河村黨支部書記杭忠鋒:我們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圍繞煤礦駐地及運輸沿線修建廠房、門頭,大力發展餐飲、住宿、物流等產業,今年1至10月份,完成村集體收入371萬元,年底有望突破500萬元。
整合各類涉農項目,先后投入3000余萬元,新建蔬菜、水果、藥材等發展潛力大、市場前景好的村集體種植養殖基地20個,消除5個集體經濟空殼村,鞏固提升9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針對集體經濟薄弱的村莊,通過統一打包幫扶資金,另辟蹊徑投資產生收益,實現精準幫扶。將800萬元扶持資金,注入馬廠村集體企業泰馬菌業,做大集體經濟盤子,帶動22個村年均增收2萬元以上。依托這種方式,太平鎮牢牢托住了最薄弱村的底子。
強化機制保障,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果穩起來
太平鎮建立健全工作聯動、利益聯結、督查獎懲“三大機制”,實行三級聯動,合力攻堅,開展村村抓黨建促振興“擂臺比武”擂臺賽,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村年度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激勵村干部把精力聚集到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上,全鎮上下凝心聚力抓村級集體經濟已蔚然成風。2024年1至10月份,全鎮村級集體收入總量完成5560萬元,同比增長9.8%,平均每村達到84.2萬元。
文字報道:太平鎮
責任編輯:薄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