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張莊鎮緊扣“青年賦能鄉村振興”主線,以“黨建帶團建”為引領,創新打造“青春掌印”青年服務品牌,通過“創業紅”“志愿青”“活力金”三色融合,推動青年力量與鄉村發展深度共振,為鎮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創業紅”,激活產業振興“新引擎”
張莊鎮以魏莊村青年創業基地為核心,探索“黨支部+團支部+合作社”雙向培育模式,構建青年創業全鏈條服務。通過青創服務站“送貸上門”,累計發放“鄉村好青年貸”543萬元,扶持孔清華等返鄉青年建成香椿、小番茄大棚32個,年增收超200萬元。依托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引入水肥一體化、智能控溫技術,打造“張小椿”等特色品牌,產品遠銷京滬,新華社等媒體多次報道。基地吸引9名青年返鄉,帶動50余人就業,形成“一人創業、多方受益”的良性循環。
“志愿青”,扛起社會治理“青春旗”
組建“張顯青春”青年突擊隊,200余名青年投身急難險重一線。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中沖鋒在前,累計開展環境整治、安全宣講等活動30余場;聚焦“一老一小”,深化“童向未來”困境兒童關愛品牌,建成“希望小屋”8間,組織大學生志愿者開展“七彩假期”公益課堂,惠及兒童120人次;聯合未保站常態化走訪留守老人,中秋、重陽慰問覆蓋300余人次。青年志愿者用行動詮釋責任,成為基層治理“生力軍”。
“活力金”,打造青年發展“強磁場”
以思想引領凝聚共識,創新“理響青春”宣講品牌,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主題團課、英烈故事進校園等活動20余場,覆蓋青年1500人次。舉辦“秀美張莊·青春高歌”音樂會、櫻桃賞花季、甘薯文化節等特色活動,通過直播帶貨、文創市集推廣農產品,吸引32名大學生返鄉助力。建立“在外青年聯絡站”,召開“家燕歸巢”座談會,招引15名青年人才返鄉創業,推動甘薯產業向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模式轉變,實現“人才回流”與“產業升級”雙向奔赴。
文字報道:孫茂倫 武文浩
責任編輯:薄登峰